评论:
首页 > 美丽沭阳 > 正文

宿迁沭阳:文化惠民让群众生活更具质感

发布时间:2018-08-20 09:31:05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吕述谡 孙晓阳  |   责任编辑:赵心怡
沭阳广大市民期待的博物馆已经布展完毕,即将正式对外开放;沭阳文化馆新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新馆建设已启动……在沭阳,这些项目将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

  沭阳广大市民期待的博物馆已经布展完毕,即将正式对外开放;沭阳文化馆新馆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新馆建设已启动……在沭阳,这些项目将成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

  “用历史文化滋养特色,始终坚持‘特色为要’,立足沭阳历史文化,努力打造特色名片,全力提升沭阳发展软实力。”沭阳县委书记卞建军说。

  近年来,沭阳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管好用好13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不断推进文化事业发展,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犹如春风化雨,润泽着花乡大地,让群众生活更具质感。

  沭阳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县有四馆”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提高场馆使用率。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的美术馆接待国内外参观者16万余人次,成为该县重要的特色文化地标和对外窗口;文化馆获评省第五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图书馆建成40家分馆,服务群体覆盖全县。而依托美术馆、博物馆等特色场馆,组织开展体验性、互动性较强的文化活动,更让文物、艺术品“活”起来,吸引更多群众参与进来。

  沭阳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孕育了沭阳人宝贵的精神品格。该县用心守护城乡“年轮”,重点保护好沭阳宾馆、新沂河大桥、沭阳闸、马厂柴油机厂等历史建筑,通过加固维修等方式“修旧如旧”,留住沭阳城乡记忆;修复潼阳县政府遗址,扩建张圩淮海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建设特色文化街区,保护古树名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启动实施西北片区古城墙和西城门修复工程,复建胡家花园……一大批极具浓郁文化特色项目的启动建设或建成投入使用,既传承历史文脉,增加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也增添了城市发展的后劲,标志着该县的文化产业正朝着高端化迈进。

  “注重文化惠民事业,准确把握新时代群众多样性文化需求的新特点,精心设计文化产品,精准提供文化服务,努力使文化产品和服务更接地气。”沭阳县委副书记、县长彭伟说。

  为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沭阳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先后举办群众文化活动1300余场次,连续多年坚持启动了“沭水欢歌”“欢乐广场”“花乡歌会”等系列文化活动,为市民献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花乡歌会”和夕阳红艺术团分别获评省首批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优秀文化活动品牌及优秀群众文艺团队。同时,该县还持续开展“文化三送”活动,将文化活动向镇村延伸,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发展的红利。持续打造“书润沭阳”全民阅读品牌,仅2017年就有11个单位和个人获评“书香宿迁”先进集体和个人。

  在江苏省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沭阳选送的作品《虞姬》获奖并位列歌曲类第一名。小戏剧本《瓜为媒》入选文化部2017年度戏曲剧本孵化计划小戏项目。文艺精品创作一度是沭阳的短板,为推动文艺创作进一步繁荣,该县设立县政府最高文艺奖项紫藤文艺奖鼓励创作,一批有思想、有内涵、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应运而生。歌曲《印象里的故乡》获评省电视文艺奖原创歌曲节目类二等奖,实现沭阳在这一类别奖项上“零”的突破。新创淮海戏《胖婶当官》将参加2018“紫金文化艺术节”新创剧目演出,这也是全省唯一入演的淮海戏作品。“沭阳诗歌”形成品牌,《婚前协议》入选省艺术基金年度资助项目,7件作品在“文华奖”和“五星工程奖”评选中获奖、入展,9部作品荣获市首届和第二届“金鼎文学艺术奖”。全县仅2017年度就有102件作品先后在省级以上发表、入展,沭阳“女画家”现象广受关注。

  当下,随着文化惠民系列活动的开展,沭阳人的生活因文化的发展变得多元、生动而和谐。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