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南通 > 正文

南通:“九大行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19-10-10 10:22:52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平根 王建明 周利民 丁亚鹏  |   责任编辑:许蓉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南通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着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制度安排,是化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南通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以“减少相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为目标,突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和市级经济薄弱村两大工作重点,实施健康援助、产业引领、就业创业、资产收益、教育助力、住房安全、兜底保障、助残护残、扶贫扶志等九大行动,确保明年全市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92个“市级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年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截止到2016年底,南通市共有92个村集体收入低于50万元的经济薄弱村;全市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7000元的建档立卡户有109684人、62028户。由于死亡、外嫁、服刑、新增等原因,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户为98861人、56956户,未脱贫人口7456人、4031户,累计脱贫率92.70%。

  健康扶贫,为贫困户构筑“安全网”

  在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率高达73.34%。针对这一严峻状况,南通市出台政策,对症施策,将健康扶贫作为脱贫攻坚首战行动,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个人出资部分全部由各级财政给予全额补助,让低收入人口看得起病,最大程度地减轻经济负担。

  “多亏了政府的健康扶贫医疗补助资金,减轻了我看病的负担。”家住海安市墩头镇双溪村24组的纪发林,今年67岁,5月份因老年性心脏病在镇中心卫生院住了10天,住院总费用4172.04元,补助前需自付总金额879.58元,扣去垫付6%医疗补助资金和机构其他救助资金,患者总自付金额仅417.21元,患者总自付比例仅10%。

  老纪之所以能得到这样大的看病优惠,主要得益于海安市实施的一系列健康援助政策和举措。去年12月1日,海安在南通地区率先试点建立“江海健康扶贫基金”,从财政中专门辟出500万元资金,成立“江海健康扶贫基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一旦住院治疗,将在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商业保险等政策后,再享受住院医疗总费用6%的补助,进一步织牢扎密因病致贫防护网。同时,民政部门制定救急难实施细则,根据可报范围内自付费用,门诊和住院分别按照50%和70%的比例,封顶线分别按照1000元、10万元给予救助,仅上半年就有2291人享受了351.7万元医疗救助,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充分发挥了“最后一道安全网”的兜底作用。

  据统计,去年,南通为全市104281名建档立卡人口购买商业保险总保费1243.71万元,完成赔付936.29万元;今年继续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购买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商业保险,保费不低于每人每年120元,参保对象因40种重大疾病或意外伤害合规医疗费用剩余部分100%补偿;全市组建家庭医生团队1374个,签约率98.99%。

  靶向施策,增强低收入户获得感

  在脱贫攻坚工作实践中,南通市纪委派驻市农业农村局纪检组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脱贫攻坚措施落到实处,让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有更多的获得感。全市规定针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实施精准帮扶,具体内容包括:致贫原因、脱贫方案、脱贫路径、选好发展项目,争取资金支持;送惠农政策;提供市场、供求、务工等致富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实用技术、劳动技能、致富本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增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如东县建立“县、镇、校”三级管理网络,每学年初都要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数据库,为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打开一条“绿色通道”。如东税务局“爱心妈妈”团队就是结对帮扶中的一面旗帜。这支爱心团队从1994年成立以来,帮助了1300多名困境儿童,让许多建档立卡贫困户适龄学生重返校园。如东高新区银杏村“第一书记”是税务局派出干部担任的,“爱心妈妈”团队与村里5个低收入户的孩子结成帮扶关系。两年来,“爱心妈妈”不仅关心、解决孩子的生活、学习,还给他们过集体生日,帮助孩子重拾信心,“爱心妈妈”团队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去年荣获“江苏时代楷模”先进群体称号。

  从“十一五”开始,海门市推进“万人帮万户、共赴小康路”活动,至2018年底,仅帮扶资金已达2亿元左右。今年以来,全市帮扶资金已达683万元,其中经济薄弱村达341万元。从“十三五”起,海门市每年投入300万元用于低收入农户的整村推进工作,2019年实施光伏扶贫、山药种植、圆胡中草药种植等26个项目,投入资金755.2万元,预计将带动全市低收入农户1322户、2515人增收。同时,探索托管扶贫模式,对于部分年龄较大、身体不好欠劳力的农户,采取“全托管”扶贫方式,将扶贫资金拨付给合作社,由合作社集中养殖、种植,带动低收入农户增收。

  多措并举,壮大村集体经济

  南通市脱贫攻坚战有两个目标,即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人均年度收入达到70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达到这两个目标,就完成了扶贫任务。南通市在增强经济薄弱村发展动力,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方面,遵循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思路,开展产业扶贫、项目扶贫,从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

  如皋市有1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20个“南通市经济薄弱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有3.4万,是南通市脱贫攻坚重点地区。江安镇曹杜村地处黄桥革命老区,是南通市首批经济薄弱村之一,2016年被列为财政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村,村里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面积1200多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40%。试点两年来,累计实现收入45万多元,2017年村营收入105万元,其中村集体经营收入达40万元,为农户直接创收58万元,其中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带来务工收入26.5万元,带动32户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脱贫增收。目前,该市试点的30个村中,有10个村开展集体经营土地股份合作,每村扶持200万元;其他20个村主要以建设店面房和标准厂房出租,每村扶持60万元,预计每村年收益在6万-8万元,有力带动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海门市在余东镇试行光伏发电扶贫初战告捷。该市采取“农户贷款+村级筹措+协会补助+企业赞助”模式,共投入1138万元,建成296座光伏电站,安装总容量1500余千瓦。并网发电后,每户每月发电收入200元、每村2000元左右,全市661个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因此享受到“阳光红利”。“十三五”以来,海门市还投入1.17亿元集中购置物业项目,确保全市每个南通市级和海门市级经济薄弱村每年都能获得18万元和9万元的稳定收入。

  据南通市扶贫办统计,到今年底,全市经济薄弱村建立的新型合作农场比例将达到60%;到明年,将提高至80%以上,高标准农田土地流转率也将达80%。13个“省级经济薄弱村”的13个项目已全部实施,累计拨付资金988.75万元。92个“市级经济薄弱村”购置物业用房,每个项目筹资规模300万元左右,已有83个领取了不动产权证。

  对标找差,提档提速目标可期

  脱贫攻坚“九大行动”实施后,南通已实现了助学政策全覆盖、兜底保障提档、社保扶贫应保尽保、产业扶贫全覆盖。从今年7月1日起,南通5个区的城乡低保平均标准由660元/月提至680元/月,海安、如皋、如东城乡低保标准由620元/月提至650元/月,启东、海门城乡低保标准由640元/月提至670元/月。以县(市、区)为单位实现城乡标准一体化。仅此,兜底保障的低收入户全部达线脱贫。全市7201名依靠家庭抚养的无业成年重度残疾人全部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保障,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全部上岗。对建档立卡未脱贫4134户、7705人及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做到100%参保登记、100%为其代缴全部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100%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针对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两不愁、三保障”中,住房安全保障存在短板的情况,南通市坚持把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户等4类重点对象的危房改造摆在优先位置,今年落实了2109户改造任务,其中包括152户建档立卡户,确保年底前完成改造。

  “对照序时目标任务,南通在年底前将全面打赢、实现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向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南通市扶贫办主任朱进华表示,对已脱贫两年以上的低收入农户脱贫基础不扎实、收入不稳定易返贫的现状,南通市将对脱贫退出的低收入人口、经济薄弱村,按照在一定时期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的要求,做好巩固提升工作,做到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监管。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