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美丽南京 > 正文

阔别59年 南京高淳女子借助DNA配对终于回家

发布时间:2018-09-18 09:30:02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吴雨阳  |   责任编辑:许蓉
苦苦寻觅近30年,61岁的李希贞终于走在了回家的路上。路的尽头,98岁的生母吕木娣坐在藤椅上,注视着阔别59年的小女儿向自己走来。美丽南京

  苦苦寻觅近30年,61岁的李希贞终于走在了回家的路上。路的尽头,98岁的生母吕木娣坐在藤椅上,注视着阔别59年的小女儿向自己走来。

  两岁多时,李希贞被妈妈背着走出南京高淳秧含村,送往上海,之后又转送陕西宝鸡。59年后的2018年9月17日,年至花甲的李希贞在丈夫陪伴下,回到了自己的出生地。

  6岁时,李希贞就对自己的身世感到困惑。妈妈年纪很大,哥哥已经29岁。这个大眼睛、高鼻梁、天生一副江南水秀的姑娘,和妈妈、哥哥长得都不像。一天,邻居张奶奶告诉她,“你是从上海孤儿院要来的孩子”,她哭着跑回家。“要来的孩子”这几个字,从此就沉甸甸地压在李希贞心头。

  养母一辈子都没有挑明李希贞的身世。和养母相依为命的李希贞早早挑起生活的重担,什么活儿都干。在李希贞眼里,养母是一个寡言少语又十分严厉的人,即使生活再苦再累,她也不能和养母撒撒娇、解解闷儿。这时候,她往往会想到被亲生父母遗弃的苦楚。

  养母去世后,李希贞又成了“孤儿”。逢年过节,她形单影只。“一到过节,家里我不想呆,我就上街去。上街看到别人家都团圆,和和美美,我就眼睛发酸,想流泪。来世一场总要有‘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再找到亲人,但只要存在一丝可能,我就要尽力去找。”

  从1992年开始,她不断寻找亲人。2016年,李希贞做了亲子鉴定,在基因数据库里留下DNA信息。两年后,与宝鸡相隔千里的南京高淳秧含村里,一位98岁高龄老人吕木娣的血样被送往北京,她说,要寻找自己失散59年的小女儿管桂香。

  去年,河南长葛的贺秀芳在寻亲大姐吕顺芳的帮助下,通过DNA配对找到了南京桠溪的亲人,这个消息传到邻村秧含,让村里的管家人振奋不已。59年来,整个家族一刻都没有忘掉这个被送出去的女儿。

  吕老太太的二儿子管明寿今年72岁。提起这个被送走的小妹妹,老人记忆犹新。1959年正月十四,家里“一粒粮食都没有了”,孩子们饿得奄奄一息。吕木娣和丈夫领着二儿子、背着小女儿,从高淳取道溧阳、无锡,一路到上海,把两岁多的小女儿放在了白渡桥边,从此再无音信。管明寿的女儿管雪兰告诉记者,常听父亲说,当年奶奶用仅剩的钱买了一个饼放在小姑手里,小姑像是感觉到什么,不仅没有吃,还用小手紧紧抓着奶奶的衣襟。送走小姑后,奶奶因为过度思念,日夜流泪,一到家人团聚的日子,总要对家人说起小姑,“那一个(指小姑)恐怕已经饿死了。如果她还活着,我不指望她还认我,只求她平平安安。”自从血样被送到北京去,老人天天翘首以待,不断催问检测结果,当确定找到了女儿,本就身体硬朗的吕老太心情更加舒畅,“我能活到120岁!”

  李希贞告诉记者,她的生日其实只是养母抱养她的日子,今天她第一次知道自己真正的生日。从前,她总以为自己是孤儿,现在,她有母亲、三个哥哥,有许多侄儿、侄女甚至侄孙、侄孙女,有一个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她还要第一次在母亲身边度过中秋、国庆……阔别59年,她终于回到了温暖的家。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