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这是一场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港城正以全新的姿态打响环境整治攻坚战。
让高质发展绿色本底更加浓郁
168件中央环保督察环境信访交办事项全部完成,176家问题企业被责令整改,147家企业被关停取缔,67家企业被立案处罚,4人被刑拘……
面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环境“大考”,连云港坚决落实中央、省委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围绕各级环保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挂牌督办、立行立改、边督边改,用真抓实干、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群众打来的每个热线、寄来的每一封信、督查组发现的每一个问题,件件有回应,事事有回声,问题得解决,让连云港高质发展之路更加绿意盎然。
“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坚决不要带污染的GDP。”市委书记项雪龙掷地有声的宣告,表明了连云港对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态度。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方伟要求要坚持系统思维,强化精细化、闭环式管理,立即开展污水、废气、海洋、垃圾等各方面排查工作。一场以高度政治责任担当的“环保风暴”正势如破竹般在港城掀起,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正在得到解决,美丽港城的绿色本底更加浓郁。
强化主体责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5月的港城阳光明媚,苍翠欲滴。徐圩新区云湖波光粼粼,白鹭、野鸭、火烈鸟在水中嬉戏觅食。人们很难想象这样的野趣美景竟出现在石化产业园区内。这幅美景背后,是连云港人对于绿色发展不懈的坚守,是连云港踏上高质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连云港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港城的现实写照。
市委书记项雪龙先后就化工园区整治、河长制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全市上下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盼的高度,进一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方伟主持召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要求全市坚定铁腕治理环境的决心,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深入推进专项整治。
以高度的政治担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市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各位市领导分头带队赴一线开展环境等专项督查。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全市三县三区、四个功能板块党政主要负责人既挂帅又出征,具体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具体协调相关问题,具体督办相关重大案件。
整治抓实抓细形成齐抓共管局面
4月18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企业暗管偷排废水的问题后,4月19日,连云港两灌化工园区快速行动,共调集30余台挖掘机,对园区重点区域及举报地点开展全面挖掘。5月2日,灌云县环保局下达《关于对连云港永润化工有限公司依法关闭的决定书》,灌云县公安局对4名涉案企业嫌疑人采取了刑事拘留,对1名暗管作业人员采取控制措施。
连云港市严格按照规范,完善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事项“接”“转”“督”“办”“核”五个环节,把责任落实到各级、到单位、到人头。为了确保相关整改事项到位,市政府督查室实行挂账督办、跟踪问效,定期调度进展情况。对工作中存在的不作为、慢作为及失职、渎职的相关人员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不仅关注环保督查提出一系列问题,连云港市还将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落实到位。据该市环保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连云港市市级环保部门共收到群众举报的案件2046 件,其中情况属实1995件、部分属实51件。已依法办结1988件(情况不属实按办结统计),正在办理58件。
顺应百姓呼声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给周边市民留出生活绿地,连云港关停了有60年历史的德邦化肥厂海州厂区,截流海州老城区生活污水。随着该区域生态水得到有效补充,西盐河盐河桥断面自2017年10月起,水质已稳定达到四类标准,生态功能基本恢复。
为了保障河道常绿常清,一场巨大的“补课”工程已显现出成效。近期,市环保局在堆沟港化工园区企业外部高水平实施了“1+2+6”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园区卫生防护距离内的民居已经全部拆除,正在进行土地整理;亚邦热电联产、金圆固废焚烧两大环保配套项目建成投产;综合管廊、雨水明渠、公共污水处理厂提升、沟河综合整治、道路改造、绿化提升等六大工程正在扫尾。同时,在企业内部还强力推进废水、废气、固废治理及安全方面的提升。
今年以来,连云港连续召开环境保护相关会议,出台《生态环境高质量三年行动计划》《连云港市臭氧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连云港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18年工作计划》等相关环境文件,紧锣密鼓研究拟定《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方案》《重点行业废气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方案》《固危废收集处理能力提升方案》《清洁能源使用提升方案》《环境信息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方案》等具体方案。通过这一系列长效机制,旨在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持续不懈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在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确保连云港蓝天碧海美景只能变好不会变差,让绿水青山真正地变为连云港人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