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为了加强老年人权益保护,如东县人民法院洋口港人民法庭积极推动涉老纠纷源头化解、提供涉老案件便捷服务、帮助受困老人纾难解忧、强化尊老理念宣传引领,全力守护辖区的银发一族。今年9月,洋口港法庭涉老案件巡回审判率达到了100%,在最大程度保障老年人利益的同时,还竭力修复家庭亲情。
“梅花”来了,她们冒着风雨来到老人家
“今天台风过境,通知当事人不要到庭上,在家里等着。”副庭长林涓早早的就赶到庭里,她心里挂念着已经安排好的一个赡养案件的调解。雨天的道路泥泞不堪,车子开不进农户家中,林涓带着“苏姐调解工作室”的调解员一起,步行到了农户家中。
当事人是一位80多岁且身患的老奶奶,生活无法自理、无经济来源,其育有两儿一女。老奶奶目前居住在大儿子家,由大儿子负责起居照顾。近些日子,随着老人病症的逐渐严重,照顾起来更加困难,加之生活中的各种老旧纠葛三子女对赡养老人产生矛盾。多次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意见。为了尽快解决老人的赡养问题,最大程度的不伤害子女间的感情,法庭先进入诉前调解。调解过程中,林涓了解了子女的各自现实情况与真实想法后,单独沟通和组织三方相商,多方劝说,开展大量调解工作。最后三位子女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但是他们纷纷表示:直接进行裁判吧,我们按照判决执行。“老早就预判可能调不掉,但是三个子女的心结梳理好了,估计判决以后都能执行,怕的就是判决以后老人赡养仍有矛盾。”回去的路上,林涓这样说。
在案多人少成为常态的情况下,许多法官舍不得“往外跑”,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却往往要在案外化解。赡养纠纷更是如此,化解不了子女间的纠葛,司法裁判往往会是一纸空文。洋口港法庭在涉老案件审理上将巡回审理作为“默认”的审理方式,就是要先“化”纠葛再“解”纷争,确保司法保障之下老有所养。
外婆的官司“调结”了,她却哭着抱紧了小姨
许多案件看起来就母子纠葛,其实还是养老纠纷,找到这个“本”才能解掉纠纷的“表”。
前不久该庭受理了一起排除妨害纠纷,原告是一名90岁的妈妈,被告是一名60多岁的小女儿,大女儿则是原告的代理人之一。第一次调解放在法庭的“家事调解中心”,双方你来我往说的不是怎么“排除妨害”,而是如何赡养老人。“我看出来了,她们姐妹俩都很孝顺,但是在如何赡养老人上观点不一致。”承办法官刘宇在调解后分析。
9月23日,刘宇和书记员来到原告老人家中调解时了解到争议的核心就是老人的赡养问题。经法官协调最终达成了调解方案。在法官准备返程时,发现了感人的一幕,原告大女儿的女儿转脸哭着紧紧抱住原告的小女儿“小姨你瘦了!”母亲和小姨对簿公堂时她一直蹲在院子门口,在纠纷化解时原告外孙女终于难掩多年未见的小姨的思念,柔性解纷的方式,终于将压抑的血脉亲情点燃。
老人的利益优先保障
“你给母亲的钱能不能先给付?”卫艳茹在一起母亲起诉两个儿子的民事主体间房屋拆迁补偿合同纠纷一案中发现,老人目前正被寄养在养老院。“先看看能不能让一个儿子把钱先给母亲!”卫艳茹在拿到案件后第一时间提出处理方案。因为母亲和两个儿子正在打官司,为了确保案件判决前老人的生活不受到影响,卫艳茹先跟两个儿子单独做了工作。大儿子同意了法官的方案。9月28日,卫艳茹赶到老人所在的养老院,见证着大儿子把相应的欠款交付给老人。“很多人觉得我们太操心了!”卫艳茹笑着说,“其实一个好的案件工作往往在案外,你看到的只是一份判决书,而我们要面对的却是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宁!”
“人民法庭就是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我们要将力量下沉、服务下沉、案件下沉,让人民群众在最便捷的情况下享受到同等的司法服务。”如东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德华对人民法庭提出这样的要求。守护银发一族是社会的责任,更是司法的责任,洋口港人民法庭用贴心的司法传播和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法治理念和优良传统,用心守护着南黄海大地上的银发一族。(文/赵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