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法治 > 政法新闻 > 正文

基层风采录|周银红:千言万语不言苦 青春执笔写春秋

发布时间:2022-09-15 08:55:02  |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   作者:兴化市司法局  |   责任编辑:DH010
2020年考入兴化市司法局,现在兴化市司法局周庄司法所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她坚守初心和使命,用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默默付出奉献,用辛勤汗水谱写对政法工作的忠诚与热爱。

基层风采录

  基层风采录

  周银红,女,1994年10月出生,2020年考入兴化市司法局,现在兴化市司法局周庄司法所工作。参加工作以来,她坚守初心和使命,用满腔热情在平凡的岗位默默付出奉献,用辛勤汗水谱写对政法工作的忠诚与热爱。

基层风采录

  以情为灯、点亮特殊人群“回归路”

  周庄镇人口基数大,社区矫正对象人数与安置帮教对象人数较多,人员管理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责任也大。初到周庄,她恐惧过,恐惧存在管理中的不敢管、管不动、管不好现象;她焦虑过,焦虑面对这些“迷途者”,她能不能当好“引路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责任感,促使她快速投入工作,经过不断的摸索,她总结了“五个做到”工作法。一是做到底数“清”,她第一时间掌握入矫对象的基本信息,对全镇社区矫正对象的数量、分布、犯罪原因、思想动态、现实表现等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做到档案“齐”,社区矫正对象和安置帮教对象实行一人一档,确保资料齐全,并及时更新他们的动态信息,分析研判可能出现的问题;三是做到定位“准”,她坚持每天登陆手机定位管理系统,核查社区矫正对象手机状态,并通过电话不定时抽查矫正对象,确保不出现不假外出现象;四是做到管理“严”,针对出现的异常问题,她总是严格进行调查,对于违反法规的事情,她敢于亮剑,坚决要求依法依规处罚;五是做到关心教育“宽”,对一些不理解相关规定甚至抵触社区矫正的矫正对象,她耐心解释与沟通,做思想工作,并与民政、社保等部门协调,在本地就业方面进行指导帮助,使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在家乡接受社区矫正,为社会和谐稳定消除一丝隐患。

基层风采录

  以法为媒、打造警法融合“同心圆”

  推进警法融合工作,是时代发展、基层社会治理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尤其在乡镇,很多工作都需要三所合力推进,为进一步推动警法融合工作,她立足本职,以法为“媒”,积极发挥与公安派出所、法服所的“所所联动”机制,在人员管控、矛盾调解、法治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22年,通过各方协同配合,成功衔接5名刑释人员,调解重大矛盾14件,共同发动法律宣传47次,有效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使司法行政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基层风采录

  以民为本、搭建服务群众“民心桥”

  近年来,她联合周庄镇其他部门共同开展大型法律法规宣传咨询10场次,开展以《宪法》、《民法典》为主要宣传内容的法治座谈会20场次,结合“4.8”司法行政日、“4.15”全民国家安全日、“禁毒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法律六进”30余场次,通过有声有色的普法宣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周庄镇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群众的学法知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同时她依托周庄镇“七色周”未成年人关爱平台,创新“政法妈妈”品牌,关爱辖区内困境未成年,以法之名,护卫每位少年健康成长。

基层风采录

  以责为念、奏响强国复兴“时代音”

  周银红同志除了做好司法所工作外,还积极参与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从抵御台风“烟花”的前沿,到勇战疫情的一线、从凌晨四点早起参与全员核酸到午夜十一点秸秆禁烧的虫鸣声在耳边回绕、从春暖花开的法治宣传,到大雪纷飞的入户走访,从初夏的巡河,到深秋的巡圩,她总是立足岗位,坚守一线。也有人问她,是否会觉得乡镇这种“白+黑”“5+2”的日子太累,太繁琐,她笑着摇了摇头,于她而言,她更多的是看到了“愿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的抱朴如初,看到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自强不息,看到了“乱云飞渡仍从容”的乐观豁达;更多的是看到了身边同事对乡村振兴事业的热爱,对基层工作的执着、对群众的贴心,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继续不忘初心,扎根基层,用青春描绘基层春夏秋冬的新画卷,用青春书写司法行政事业蓬勃发展的新诗篇。(图文/兴化市司法局)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