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法治 > 政法新闻 > 正文

南通海门公安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平安海门”基石

发布时间:2022-08-05 09:22:44  |   来源:中国网·美丽南通  |   作者:张松林 宋金华  |   责任编辑:DH010
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工作优势,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场所,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法制课、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法律知识

  中国网·美丽南通讯 今年来,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坚持系统思维,主动适应社会治理新常态,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载体,突出问题导向、实战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制度建设、手段支撑,形成了制度高效运转、资源全面融合、手段融合应用、要素动态管控、社会协同联动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南通海门公安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平安海门”基石

  以社区警务模式改革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

  创新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实施“警网融合”工程,统一任命社区民警担任村居党支部副书记和网格指导员,通过“以网定格、以格定人、以人定责”夯实源头管理责任。依托“1+2+N”社区警务模式,研究出台《海门区“警网融合”联动质态考核实施办法》和《海门区公安局社区警务工作考评办法》,按照“月查、季赛、年评”原则,完善社区警务考核体系,推动社区警务工作深度融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治理。

  在全面升级改造城区4个警务工作站的基础上,高标准建成集交警路面管理、巡特警设卡盘查、信息采集比对等功能于一体的新文峰广场街面警务站,设置交通违法查询处理、临时身份证明打印、户籍业务预约受理、出入境办证进度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警务集成单元,推行全天候“巡处一体”执法勤务模式,全自助办理“4类21项”高频服务项目,切实提升街面动态管控和为民服务效能。

  依托区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和公安局指挥中心“两大指挥载体”,在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与区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一体运作,明确工作职责,建立运行机制,细化任务清单。一体推进社区警务室建设,规范硬件建设、职能融合、机制融优等要求,形成叠加互补效应。

南通海门公安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平安海门”基石

  筑牢虚拟防控网 补齐治安防控体系

  创新研发“新百千万工程”社会治理平台,分类组建与综合网格、专属网格、行业网格相对应的2641个虚拟网格微信群,围绕“管理、服务、基础、防范、宣传”等职责,常态发布“新闻时事、防范提示、反诈妙招、警方通报、海门新风、答疑解惑、普法宣传”等讯息,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回应解答民生诉求,加强改进工作作风,接受群众举报投诉,推动实现“政治、自治、德治、法治、共治”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以升级版技防城、“智慧技防”建设为抓手,对原有技防镇、技防村视频全面维修维保,农村地区按照“每个行政村不少于10个”的标准以及“先重点后一般、急用先建”的原则加密补盲,城镇地区对32个老旧小区进行技防升级改造,完成2个智慧小区建设,基本形成机动布置、多维采集感知网,通过智能化实现数据化、精细化、多元化,全面推进智慧平安小区建设。

  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原则,落实车巡集中化、处警专业化、步巡责任化的“三化”要求,最大限度将警力部署在街面、社区和案件高发地段,强化对重点时段、重点部位的治安巡逻盘查。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将巡逻警力延伸到背街小巷,逐步形成了以专职巡逻民警为骨干、专职巡防保安人员为主要力量、其他群防群治队伍为补充的社会面巡逻防控体系。

南通海门公安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平安海门”基石

  推进“互联网+” 创新人口管理模式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着力点,深化户籍制度和“放管服”改革,规范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长三角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公安惠民改革事项。推行疑难户口办理、一次性告知、岗位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首接负责等规章制度,加大网上微警务开发,用“不见面”的服务促公正、提效率。

  在网格化管理的基础上,集中开展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清网梳格”排查登记,全面扫清面上人房登记漏洞。深化数据赋能理念,积极抓牢住建、社保、邮政等部门流动人口数据比对,着力强化人房登记工作。在前期智慧小区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人口管理从“脚板”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变。

  按照“街不漏巷、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组织社区民警逐人筛选登记、逐人建档造册,及时录入系统,切实做到无差错、无遗漏。建立派出所、村居、家庭一体化的管控网络,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切实提升日常管控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南通海门公安创新社会治理 夯实“平安海门”基石

  建立协作配合机制 强化矛盾纠纷化解

  立足矛盾纠纷“防范在早、化解在小”原则,网下通过“全警进网格,入户送平安”活动,以走访、检查、见面谈话等形式,组织民警深入村居等重点部位,细致排查各类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及苗头问题,全面掌握辖区的治安情况;网上通过 “新百千万工程”,根据行业、职业、区域等属性分类建立微信群,以虚拟网络拓展矛盾纠纷等信息采集渠道,深化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矛盾不出村居。

  充分发挥社区警务工作优势,通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场所,采取召开座谈会、举办法制课、发放宣传单等方式,广泛宣传与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法律知识,通过身边实例以案释法,深入分析利弊,引导适时调节个人情绪,合理表达诉求,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质。

  依托派出所“公调对接站”,有效整合社区民警、专职调解员、社区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在接处警和日常走访中主动发现搜集辖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第一时间予以干预调处。针对根源比较复杂、态势容易激化的社会矛盾,充分利用“三官一律”等专业力量,建立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的纠纷解决互动机制,引导当事人双方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定纷止争。(张松林 宋金华)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