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南通讯 今年以来,南通市海门区公安局围绕党的二十大安保主题主线,以“平安海门”建设攻坚战役为抓手,找准“风险源”、织密“防护网”、切断“传递线”,坚决打好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化解主动战、合成战、持久战,不断提升安全生产监管现代化水平。
健全机制 构建齐抓共管格局
海门区公安局将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召开专题党委会议,及时研究安全生产重大政策措施和工作制度。落实省市和上级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大检查”下达的专项工作任务,部署开展七大重点课题攻坚行动,全面排查道路交通领域和行业场所领域安全风险,切实筑牢道路交通和行业场所安全生产防线。
突出考核评价,有效抓住工作要点、核心要素,聚焦省对市平安建设考评任务,建立警种部门责任清单、负面清单,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让“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成为刚性要求,有效推动监管责任落地生根。
突出督促落实,建立“一企一档”,采取“四不两直”“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检查学校、宾馆、加油站、寄递物流等单位场所1021家次,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237处,倒逼单位、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帮扶指导建立健全内部治安保卫、危爆物品管理等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
做实监管 提升隐患清除成效
加速推进“智慧”+“平安”建设,依托“智慧工程”,广泛补建公共区域视频监控,补盲2.3万余路联网监控视频,整合汇聚社会监控资源2.8万余路,实现对人流聚集、危险区域、突发事件的实时掌控,加快“平安海门”建设步伐。
深化推行“警格+网格”基层治理工作模式,科学划分警务网格和社区网格,广泛发动“红袖标”、“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大力开展“新百千万工程”建设活动,积极联合村居、社会群众等各方力量,全面采集信息、掌握情况,做到群租房屋、房内结构、居住人员、安全隐患“四个见底”。同时积极对九小场所,尤其是“三合一”场所的安全隐患排查、通报、督办等,推动安全隐患整改落实。
推广实施“警务+村务”治理模式,完善社区民警任村官履职工作制度,带动提升基层组织对辖区安全生产现状的知晓率、掌控力。以社区、网格为基本单元,将辖区酒店、旅馆、加油站、老旧住宅、九小场所、涉危爆企业、易制毒企业等重点部位分片划区,定期进行检查,抓好隐患排查整治。对查出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单位,要求其及时整改,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日常维护,保证全辖区安全生产工作平稳可控。
加强管控 夯实源头治理基础
紧盯海门工业园区家纺企业、家纺作业区、叠石桥家纺市场销售区等重点区域,积极主动联合消防部门做好火灾预防教育、隐患排查、火案查处等工作,开展防火督查359次,排查整改火灾隐患85处,查获火灾案件2起,全面筑牢夏季防火安全屏障。
聚焦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目标,持续开展重点车辆和驾驶人隐患“清零”行动,排查整治国道、省道等高风险隐患路段,查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报废注销“两客一危一货”等重点隐患车辆,全区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较前三年平均数同比全面下降,未发生死亡2人以上交通安全事故。
结合开展“三清”专项行动,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和民爆物品安全专项整治,排查易制爆制毒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514家次、涉爆从业单位483家次,破获涉烟花爆竹案件57起,实现“不炸响、不打响、不流失、不被盗”的工作目标。(张松林 张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