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日前,淮安市洪泽区黄集街道西农场牛场负责人孙某来到洪泽分局交警大队黄集中队门前,向民警赠送锦旗,感谢中队民警在3月1日晚连夜冒雨保护牛场21头失踪水牛的安全,并和派出所民警一起帮助她将失踪水牛安全“押送”回家的暖心行为。派出所值班民警还于事发第二天及时到养牛场进行回访,对安全防护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牛场也及时在牛圈里安装上防护栏,预防牛群逃跑的事件再次发生。这是近期洪泽区政法系统开展千名政法干警走进网格,开展“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当中的一个掠影。
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环节工作开展以来,洪泽区政法系统在抓好“关门”学习的基础上,注重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思想成果和工作成效,从更好地服务群众出发“开门”评议“纳谏”,通过各界人士座谈、服务窗口留言、网上通道搜集、走近身边问询等方式途径,广泛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同时,在组织推动“百名政法领导干部解百件难题”活动基础上,延伸开展千名政法干警进网格“问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3月上旬以来,区政法各单位结合本职工作实际,带着各类“问题”和征集的意见建议,走进网格,开展“进社区、进医院、进工地、进学校、进企业”“五进”活动,走近群众身边,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
区人民法院组织干警走进基层、来到一线,利用“一码解纷”、无讼淮安平台及时发现处理各类非诉纠纷,并根据问题大小、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分流,全流程掌控纠纷调解, “随时调、随地调、随手调”成为纠纷化解常态。东双沟镇“5子女强行啃老”等一批纠纷问题,借助“一码解纷”、无讼淮安平台在当事人身边得到处置化解,及时止于诉前,快捷便民的良好调处效果得到当事人的认可好评。
区人民检察院积极开展爱民实践活动,将为民办实事与检察工作相结合,按照“五进”“五必访”要求,将“检格+网格”、检护民企、法治进校园等检察工作融入其中。提升12309检察窗口服务质效,优化便民措施,把“群众信件件件有回复”作为刚性要求,实现7日内程序性回复率、3个月内实体性答复率“双百”目标。同时制定“六必问”清单,确保民情“问”出来,即“生产生活必问、安全隐患必问、矛盾调处必问、法律服务必问、突出问题必问、意见建议必问。”
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石海伟表示,在开展走进网格“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当中,将全面梳理近3年办理的案件,重点分析刑事案件频发的重点区域、特殊人群,强化风险研判,做到有的放矢,坚持问题导向,带着“问题”清单下基层,根据制定的“问题”清单,确保把症结“找”出来,再建立任务清单,实行销号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反馈,确保为民办实事取得实效。
到目前,全区政法各单位共计走访社区、医院、工地、学校、企业2000余次,收到热点、治安、矛盾纠纷、利益诉求等“八问”问题和意见建议百余条,政法各单位领导班子帮助解决各类难题38件。(朱守亚、陈一群、鲁海军、陈苗 、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