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法治 > 政法新闻 > 正文

江苏: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发布时间:2021-02-02 10:20:35  |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   作者:王志高  |   责任编辑:DH020
近年来,江苏各级政法机关蹄疾步稳推动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一些制约政法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逐步得以破解,司法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改革引领发展,奋斗铸就辉煌。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近年来,江苏各级政法机关蹄疾步稳推动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任务落地落实,一些制约政法工作长远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逐步得以破解,司法工作质量效率和公信力进一步增强,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政法改革红利。据统计,2020年,人民群众对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的满意率提高到94.98%。

江苏: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系统推进——

  政法改革走深走实

  改革是破解政法工作难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政法事业长远发展的一把钥匙。

  把改革进行到底,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一年来,江苏政法领域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涉险滩、闯难关,紧之又紧、细之又细、实之又实。

  改革有高度——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提请省委出台实施意见,制定落实16项配套制度,组织专项督查,推动党管政法原则落地落实。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江苏的实施意见》,提出更高要求。召开全省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省委印发《关于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系统推进改革走深走实。各级党委把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将党的领导贯穿改革全过程、各环节,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改革有精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是政法领域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政法机关聚焦人民群众所急所需所盼,健全完善制度体系。省“两办”出台《关于坚持和完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 加快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意见》,出台全国首部省级网格化政府规章《江苏省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办法》,推动市县乡建立实体化运作的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江苏: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改革有力度——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批示肯定,破解执行难工作经验在全国法院推广,长江禁捕执法整治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刑事和解等工作得到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批示肯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位居全国前列,率先建成市县乡三级非诉讼服务平台,2万余个村(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总数居全国第一。

  多点突破——

  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疫情期间,网上立案62.1万件,网上开庭7.7万件,网上调解5.1万件,电子送达189.6万件次;诉前调解成功案件20.1万件,同比增长2.2倍,70.4%的一审民事案件通过速裁化解;直播庭审59.5万场,直播场次和案件比例稳居全国首位……

  一组组数据,彰显了全省法院持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强化善意文明执行、加强“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司法公开、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的良好态势。

  改革出活力。“以30%的法官办结70%的民事案件。”这是2020年初南京中院提出的改革目标,也是一年来该市法院改革试点的成绩单。南京作为全国开展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的20个城市之一,承载着“试验田”的重任。南京中院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制定“1+5”改革方案,以制度创新种好“试验田”,促进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交出具有“南京特色”的创新答卷。

江苏: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南通中院创新推进在线诉讼,研发的支云庭审系统,无缝对接审判业务、庭审直播、语音转写、人脸识别、笔录同屏展示等多种庭审控制,远程保障最高法院在线开庭1066场次,被确定为援助湖北的三个信息化项目之一,获评全国“网上办事精品栏目”。

  苏州中院在全国率先制定电子诉讼规则,明确全流程线上诉讼活动开展方式、规范和效力,引导当事人进行线上诉前调解、线上申请司法确认和线上庭审。

  持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分类管理和员额制改革落地,省法院、省检察院开展换届后首次员额法官、检察官遴选,共遴选产生员额法官534名、员额检察官136名,法官检察官办案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

  司法责任制是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制约监督机制则是牵住“牛鼻子”的缰绳。针对司法责任制改革后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江苏省委政法委积极推进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应用系统和跨部门涉案财物管理系统建设,细化法院办案人员权力清单、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权规定,修订检察官职权清单、检察长直接办理案件等规定,全面建成县级公安机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

  南通市海门区人民法院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规范案件分配、裁判文书签发,健全审判委员会会议制度,全面落实“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

  民之所望,改革所向。常州市全面推行接处警等现场执法同步录音录像和音频视频资料集中保管,落实受案登记制和立案审查制,打造全程“直播平台”,倒逼民警在开放、透明的环境下公开、规范执法。

  张家港市人民检察院在充分保障检察官主导责任的同时,积极构建防“围猎”工作机制,梳理认罪认罚案件程序适用、起诉必要性审查和提出确定刑量刑建议等环节风险点,通过制度规范、跟踪管理、技术监测等手段约束规范检察官办案行为,确保放权不放任、有权不任性。

  同时,不断强化对领导干部办案的监督管理,健全领导干部不办案、挂名办案的员额退出和责任追究制度;将司法人员违规干预过问案件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业绩考核体系,健全对记录违规过问案件人员的保护和激励机制,完善落实督办追责机制,让公平正义看得见、摸得着、可感受。

  司法为民——

  公共服务有声有色

  近日,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银川路小学、银川路幼儿园相继启动“两校一园”项目,通过平台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迅速识别学校周围的可疑人员和行为,实现校园安全的“事后处置”为“事前预警”。

  最早由淮安区探索建立的“两校一园”风险评估预警系统,目前已由“盆景”变为“风景”,在全市范围内推广。这是政法机关根据形势需要,着眼人民需求,以科技赋能社会治理,不断提升平安综治工作“战斗力”的一个缩影。

  人民有所呼,司法有所应。面对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全省政法机关着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更贴心的服务。

  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网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无锡在全国率先以电子营业执照代替纸质营业执照,实现“不见面审批”。

  紧盯基层工作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准确把握群众利益诉求重点,部署推进政法强基、政法服务“双十实事”。

江苏:公平正义可感可触

  深入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研发网上统一可信身份认证系统“苏证通”,建设24小时公安便民服务区,为群众解决疑难事项120余万件。泰州市公安局按照“高频事项就近办、专业事项通程办”的理念,对所有公安服务网点重新规划,全面建成“15分钟便民服务圈”,初步形成全城覆盖的“人工+自助”综合便民服务体系,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普惠均等、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

  全面完成户籍制度改革目标,9个设区市实现户口区域通迁,长三角跨省户口迁移实现一站式办理。

  建立健全综合治理执行难协作机制,持续开展涉金融债权、民生等六大专项执行行动,最大限度实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省市县乡全面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省2万多个村(居)设立司法行政服务站、配备法律顾问,深化实体、网络、热线三大平台融合,形成“7×24小时”全天候公共法律服务模式。

  “法者,天下之仪也”。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利剑,政法战线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当前,江苏正处于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化全省政法领域改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省政法机关将进一步推动中央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在江苏落地落实,以优异的成绩向党中央交出一份满意答卷。(王志高)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