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法治 > 政法新闻 > 正文

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引发的追问

发布时间:2017-05-06 11:16:07  |   来源:中工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01
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引发的追问网贷监管、大学生诚信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亟待加强  “网络贷款不用还,发展下线还可赚提成。”这种天上掉馅饼

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引发的追问
网贷监管、大学生诚信教育和价值观引导亟待加强

  “网络贷款不用还,发展下线还可赚提成。”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事儿,你信吗?

  不少大学生不仅信了,还做了。日前,吉林省长春市公安机关破获一起特大校园贷诈骗案,涉案学生达150余人,涉及12个省市20多所大专院校。

  近段时间以来,校园贷惹出的是是非非层出不穷。如今,又有这么多大学生受其害、助其虐,同时扮演了被害人和作案人的双重角色,期间折射出的问题令人深思。

“贷款不用还” 百余名大学生被骗又施骗

  去年6月,大三学生小邵“手头有点紧”,恰好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条“专办大学生贷款,加关注,有惊喜”的信息,便据此联系上了帮办人、同是大学生的小王。

  “只要提供身份证号、手机号和辅导员联系方式,最快48小时放款。”据小王透露,他在某两个校园贷平台内部有人,能屏蔽掉贷款信息,不用还款,但需“利润分成”。

  小邵纠结了两天,决定一试。在小王指导下,小邵在那两个校园贷平台注册了账号,成功贷款1.8万元,并按照约定自留2000元,其余悉数转给了对方。几天后,小邵再登录网贷平台查看时,网站果然显示其注册的账号“不存在”。他悬着的心,落了地。

  自此,小邵当上了小王的代理人,每拉一个同学依此办法贷款,他就能拿到1000元的提成。很快,他便发展了20多个下线,这些下线又继续发展下线,按照逐层提成的方式,两个月内,小邵就挣了5万多元。

  其实,小王起初也是这样被同学拉入伙的,他共发展下线50多名,获利9万余元。因“业绩突出”,他还在该项目“全国总代理”李某的介绍下,在长春见到了幕后大老板张某,对方当场送他一辆价值10多万元的汽车作为奖励,并鼓励他好好干。

  然而,当年8月末,在这条“创业”路上疾奔的小王和小邵,突然接到贷款公司的催款电话,而他们的下线也因此陆续找上门来。两人这才惶急报案。

  长春警方经过数月缜密侦查确认,这是一起利用传销方式逐级敛财的特大校园贷诈骗案。主犯张某、李某等人的作案手段是先骗取大学生身份信息,贷款到手后,再用身份信息更改校园贷网站上学生的用户名,使学生无法登录,从而对“屏蔽贷款信息,贷款不用偿还”深信不疑。在利益诱惑下,这些学生从被骗者成为了施骗者。

  据了解,涉案的150余名大学生,来自吉林、辽宁、广东、广西、山东、河北、重庆、上海等地的20余所大专院校,而这150多人只是警方已掌握证据的数量,还有相当一部分处于传销链底端的大学生很难联系上。

骗局如此明显 诸多学生为何轻易上当?

  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法算不上高科技,也并不高明。单从“贷款不用还”来看, 就有违基本信贷常识,明显涉嫌违法,可为何会有如此之多的大学生上当?

  这从部分涉案学生的只言片语中可窥得一些端倪:“经过思想斗争,决定赌一把”“我当时觉得自己这是在创业,根本联想不到诈骗”“看别的同学做了,来钱挺快,就跟着做了”“被催款后,只好继续发展下线,用他人贷款来弥补自己的资金缺口”……

  吉林某高职院校学生小岳发现,身边有很多同学办理过类似贷款。谈及此案,他认为,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陷入骗局,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社会经验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另一方面也说明部分校园贷平台确有管理漏洞,容易让人心存侥幸。

  “校园贷的广告随处可见,甚至课桌和厕所里都有。办贷程序大多简便,即使辅导员联系方式填个假的,也能贷出款,因为平台一般不会反查。这就让一些学生轻信了骗子‘内部有人,能屏蔽贷款信息’的鬼话。”小岳告诉记者,哪怕平台接到网贷申请后,能电话与贷款人或辅导员确认一下,受骗的学生也不会这么多。

  而在某高校辅导员李金地看来,这反映了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诚信缺失和急功近利的问题。“欠债还钱,是做人的基本诚信。一些大学生之所以卷入此案,皆因怀了‘贷款不还’的心思,价值观出了偏差。”李金地说,还有一些大学生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想通过走捷径的方式,迅速走上“人生巅峰”,就容易把诈骗当创业模式,把骗子视为命中贵人。

  “校园贷是个小缩影,暴露出我国网络金融监管体系仍不健全,相应法律法规仍不完善等问题。”吉林大学政研室主任于天罡表示,校园贷办贷门槛低、程序过于简单,兼之监管滞后,为不法分子利用其漏洞行骗提供了温床。

网贷监管要加强 教育短板需补齐

  高息放贷、暴力催债,女大学生裸贷、假他人身份信息申贷……近两年,虽然有关部门不断加码网贷整治力度,但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仍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从2016年3月至今,全国仅校园贷诈骗案件,被骗学生就逾千人,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

  于天罡认为,治理校园贷乱象,应当建立金融、教育、司法各部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比如,明确校园贷平台需获得家长或学校出具的书面同意才可放款;在高校建立起学生法律援助体系,随时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等。

  与此同时,还要补齐相关教育短板。以消费观为例,李金地告诉记者,超前消费观念在一些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他们往往为了虚荣心或购物欲望,不考虑自身经济实际,贸然贷款,最后衍生出种种恶果。“这就需要学校引导在校生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并加强对学生的理财教育”。

  “一些学生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存在投机取巧的心态,而不管是否会付出道德和法律代价。这是校园贷诈骗案频发,甚至有学生从受害人转变为诈骗人的重要‘内因’之一。”东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石艳指出,这表明学校在价值观、创业观、诚信道德、普法教育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针对上述“育人”薄弱环节,石艳表示,教育部门应在课程设置上给予更多重视,老师也要改进教学手段,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同时,应尽力将这些教育内容融入各科教学过程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当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引导。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