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王亚丽:我在博物馆修文物(图)

发布时间:2017-02-21 18:49:55  |   来源:中工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2
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文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侵蚀是王亚丽的强项之一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红遍大江南北。纪录片里的宫廷文物修复师,人人手上有一门绝活儿:瓷器、字画

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文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侵蚀是王亚丽的强项之一

  2016年,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红遍大江南北。纪录片里的宫廷文物修复师,人人手上有一门绝活儿:瓷器、字画、漆器、钟表……那些穿越千年的物件儿,被神奇的工匠拂去岁月的痕迹,焕发新生,重新站在现代人的面前,讲述鲜为人知的故事,或奇伟不凡,或瑰丽绚烂。王亚丽在广东省博物馆工作,很多人好奇地问王亚丽:你是做哪一类文物修复工作的?

  这时候,王亚丽会适时给朋友们做科普:“文物保护应遵照预防为主、维修为辅的方针。原来文物保护只是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小分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提升,文物保护已从传统的修复手工活演变成一门系统的科学。”

  【人物简介】

  王亚丽,山东莱州人,1978年出生,广东省青年文化英才。

  王亚丽,副研究馆员,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同年进入广东省博物馆工作,现任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文物预防性保护及文物的生物退化防护研究。

  壹

  心无旁骛的工匠精神

  事实上,王亚丽是一名学生物的理科生。在广东省博物馆,她主要承担馆内文物预防性保护工作、馆内藏品日常性维护及抢救性保护工作,并配合馆内的多项展览维护文物的安全,保证文物的安全陈展。除此之外,她也常常到田野考察,不过,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物考古,而是依靠科学技术来解决文物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侵蚀等。

  2015年,王亚丽参与雷州石狗的病害调查及防风化保护研究工作。在雷州石狗从上古时期开始就代表生殖崇拜。王亚丽与课题组成员奔赴雷州的田间地头,看到未曾受到保护的石狗遭受了严重的风化。如何保护这些文物?她与研究团队调查了当地散落的石狗的保存现状以及各种病害情况,小心翼翼地取下各种青苔等生物及环境样本,在实验室中分析检测,筛选多种不同的保护方法,最终筛选出有效的保护方案。

  博物馆藏文物保护已从抢救性保护修复,向预防性调控环境、主动防止文物产生劣化的方面转变。

  2015年,王亚丽参与申报并获批了国家文物局的重点保护项目——馆藏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这也是国家文物局第一批预防性保护示范项目。经过努力,现在,广东省博物馆已经建立了全馆文物保存环境实时监测系统。自博物馆提升了文物保存环境后,在引进对外展览中,例如《重返巴洛克》、《最早的美洲人——北美原住民艺术展》等对外交流展览时,均根据展方的要求,调控、监测各种温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环境数据。对此,展方也赞叹:“博物馆对文物的保护工作非常认真,监测、调控技术也非常先进。”

  尽管并不是《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所展现的传统手艺人,但王亚丽非常认同他们所传递的工匠精神:“择一事,终一生。”确实,对于从事文物保护的科研者来说,每一个数据的得出都经过千万次的测试,每一个方案的制订都经过千万遍的推演。

  贰

  屡败屡战的坚持进取

  择一事,终一生。在王亚丽看来,这是一种执着的坚持精神,是满怀热爱地进取努力,不浮躁,不放弃。

  谁曾想到,这个出生于山东的农家女孩儿,在青春最灿烂那几年,一直走不出高考失利的阴影。

  成绩一直优异的王亚丽,高考却失利了,看了分数后她痛哭不已。不得已,王亚丽在填报志愿的纸上写下离家较近的一所大学。带着高考失利的苦楚,王亚丽前往学校报到。这四年,她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极少有高兴的时候。她还是希望继续深造,考研是当时唯一的路。

  但“考神”再一次开了小差。2001年,王亚丽差几分没有考上中国科学院,而是被调剂到海南省的一所大学。带着失利的苦涩,王亚丽在海南读了三年研究生,学的是植物发育。

  毕业后,王亚丽来到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从事环境微生物研究。在这一年多里,王亚丽几乎如读研究生一样,白天在实验室里做实验,晚上回家看文献。

  王亚丽决心考博士。这一次,她如愿考上了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博士,跟随导师做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降解分析研究的课题。那几年,她常常黑天昏地埋首于实验室,每天重复地培养菌、采样、检测分析。三年时间后,她终于如期毕业。

  机缘巧合。2009年毕业那年,广东省博物馆想招一名读生物的毕业生。王亚丽就来到这里,成为一名文物保护工作者。

  叁

  用实力来证明自己

  王亚丽在两条沉船的发掘保护工作中证明了自己。入职的第二年,广东省组织专家学者展开“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项目的现场出水文物保护工作(这项考古发掘工作被评为2010年度十大考古发掘项目)。作为团队的骨干之一,王亚丽在2009年至2012年,持续参与了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及后续的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筹建及出水文物保护研究工作。

  2014年至今,王亚丽又参与了“南海Ⅰ号”考古发掘现场的出水文物保护工作。工作期间,广东省博物馆里的重要展览,王亚丽也一一见证、参与。“这些都是国家级的项目,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如今,王亚丽已走出高考、考研失利的影响。在不久前一次青年文化英才培训上,王亚丽在微信群里见到大学本科的两位校友。“我当时很感慨,全省青年文化英才中,我们学校出了三个。我们的起点并不算太高,但一直都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中坚持、努力。这说明,坚持与努力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年轻人在广州,是能得到与能力相匹配的机会与成绩的。优秀的年轻人,应该在广州证明自己的优秀。”

  文物保护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学科,如何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王亚丽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躺在功劳簿上。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不断提升自己。2012年,她参与国家文物局组织的金属保护修复培训班;2014年到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学习考古遗址中淀粉粒的分析鉴定技术;2014年与香港大学生物多样学系建立文物生物退化防护的学术交流合作;2015年到韩国交流出水文物保护技术;2015年到丹麦交流中国漆木器保护技术及出水木材的保护技术……

  肆

  深感文化传承之重任

  2015年9月23日至2016年3月20日,“牵星过洋——万历时代的海贸传奇”在广东省博物馆展出。

  万历年间,中国海洋贸易迎来了全盛时代,“南澳Ⅰ号”的出水文物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岁月的辉煌。在展览中,沉船上的植物标本瓜子、橄榄核、荔枝果和茯苓等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物。王亚丽牵头负责了植物、食品板块的保护工作。

  展览中,有几块小小的茯苓栩栩如生。别看这只是一块小小的茯苓,但保护修复这些标本,综合了化学、物理、生物等多学科知识。王亚丽说,刚刚打捞上来的时候,这些茯苓已经软得像海绵,如果直接脱水处理,只会缩成一粒蚕豆大小,同时变得又黑又脆。如何呈现它们原来的面貌?她查阅各种文献资料,选取多种填充材料找到最合适的,在颜色的处理上也是煞费功夫。

  提及这项获得“2015年全国十大精品展”殊荣的展览,王亚丽平静的语气中多了几分激动。“牵星过洋”在全国巡展后,现正在韩国展览。多少次,王亚丽见到观众们在这些精美绝伦的展品前屏住呼吸、发出惊叹。

  一手触摸草木金石,一手直抵宋元明清。厚重的历史,古老的文化,王亚丽感受到身负文化传承的重任,“我们手中的物品每一件都异常珍贵,修复方案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王亚丽既感到神圣又心生敬畏,恰如《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主题曲《当我在这里》中的那句歌词——“你已等候我多时/终于知己般相遇/以手编织着时光/温柔磨亮沧桑”。(记者 童雯霞)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