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武汉9泳池曝水质不合格 尿素超标因排汗及小便

发布时间:2015-07-31 09:58:45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刘鑫
昨日,武汉市卫计委公布了今年的水质抽检结果:136家游泳池,有9家泳池水质不合标准。这些泳池不合格原因,主要是游泳池水尿素超标、余氯偏低。

  成分解析

  游离余氯有讲究 尿素超标因排汗及小便

  据武汉市卫生监督所科长张胜桥介绍,连续几年来,游泳池卫生不合格主要是尿素和大肠杆菌数超标,氯化物添加过多或者过少等三个问题。

  据称,游离余氯是控制泳池水质的关键,含量必须在0.3-0.5mg/L之间。而游离余氯含量偏低,消毒效果差,容易滋生病菌,导致大肠杆菌数超标,造成传染病的传播;若游离余氯含量偏高,又会对眼睛、口腔黏膜、呼吸系统、皮肤等产生刺激。

  张胜桥分析,若余氯浓度不符合标准,就是因为游泳池管理人员投放消毒剂时没有掌握好标准,或者没有根据游泳人数的多少进行调整。水中尿素的主要来源则是人体排汗,也有市民在泳池中小便,如果泳池的补水量和循环净化不够,就会导致尿素超标,会对泳者的皮肤黏膜产生刺激。

  记者获悉,9家不合格的游泳池在被查出之后,现场被要求整改,在进行第二次复查后,水质已全部合格。

  记者探访

  消毒池一脚跨过 进泳池前不冲水

  7月28日、29日,记者探访了武汉5家经营性的泳池,并采访了十多位泳客,发现这些泳池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卫生隐患。

  记者在汉口江滩三期游泳池,发现泳池的水远观时比较清澈,但走近一瞧,底层有一些黑色的沉淀物。工作人员称“每天都会注入新水,也会清理池底”。但记者遍寻整个泳池,未找到标注有泳池内余氯量、浑浊度、PH值3项重要指标的信息。

  按照规定,公共泳池必须每天公告泳池水质状况,及时更新余氯含量、水温、PH值等数据。泳池每两个小时都应检测一次余氯含量,并据此调整消毒药物的投放量。但记者通过探访发现,市内的多个泳池里都没见到这些信息。

  此外,浸脚消毒池是为了避免脚气等传染性疾病进入水中而设置的,相关规定要求其长度不小于2米,并与通道同宽,深度不小于20厘米。记者发现,几家泳池的浸脚消毒池虽位于泳池必经之处,但泳客一脚踏入水中后,另一只脚则可直接上岸,两步就可以跨过。“这浸脚池完全是做样子的嘛。”一位泳客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武昌区一家游泳训练中心,记者发现很多游客在进入泳池前,并未进行淋浴,也没有看到任何关于泳池换水时间、消毒的公开信息,泳池的水也不太清澈。记者不小心将泳帽落入水中后,由于水体有些浑浊,记者在岸上和水中搜寻15分钟也没找到。

  记者还发现,虽然多个泳池有“凡患皮肤病、高血压、心脏病、酒后及过饥过饱者禁止下水”的告示,但实际上并没有工作人员对此进行检查。

  对此,张胜桥表示,由于法规只要求泳池工作人员有健康证,对泳客没有这个要求。而很多疾病靠目测又无法看出来,所以时间一长,泳池也不再专设这样的岗位,这才造成泳池“岔着进”的现状。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