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品学兼优”初一女生 涉强奸罪被刑事拘留

发布时间:2015-04-09 16:07:58  |   来源:中国青年网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梅婷
案发时晓琳(化名)不足16岁,是沈阳一所中学初一的学生。因涉嫌为一名男子介绍初一女生,并从中牟利,被介绍女孩遭男子强行发生性关系。晓琳涉嫌强奸犯罪,目前等待着法律的裁决。

  对是否出于自愿,晓琳表示,“应该说是自愿的,整个过程没反抗,之后又维持了这种不正常关系。再后来我不愿意了,他就让我帮他介绍,我就介绍了一个女孩。”

  晓琳表示,她是通过QQ与女孩晓宇(化名)联系的,“她当时是同意的,2014年10月26日我带她去铁西区一个酒店见杨某某,后来晓宇不同意,她穿上衣服,我们就走了。期间,没有发生强迫她的事。但我知道她拿了2000元。”

  男子拿2000元与12岁女孩开房

  针对此事,本报记者曾接到过知情人爆料,当时杨某某与于洪区一所中学初一年级的12岁女孩发生性关系。事后,被害女孩服药导致昏厥。家长问起原因,得知杨某某曾高价引诱女儿,并与其发生性关系。事后,杨某某给女孩2000元钱。

  而这名女孩就是晓琳介绍给杨某某的12岁幼女晓宇。

  沈阳警方的起诉意见书显示:2014年10月26日下午2时许,犯罪嫌疑人晓琳事先与犯罪嫌疑人杨某某(死亡)勾结,为给杨某某找一个初中女生,并从中牟利,晓琳经过物色,将被害人晓宇和晓静(化名)带到沈阳市某地2802号房间内,晓宇不同意与杨某某发生性关系,在晓琳威胁下,杨某某强行与晓宇发生性关系。

  犯罪嫌疑人晓琳的行为已涉嫌强奸犯罪,根据刑法规定,将本案移送起诉,予以惩处。

  昨日,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从晓琳母亲处获悉,案件已诉至法院,尚未开庭。

  调查:超六成孩子没受过性教育

  201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最高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低龄化、暴力化趋势,而且共同犯罪居多。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副厅长史卫忠介绍,近五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体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是从个案分析上来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趋于低龄化。据统计,进入检察环节的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虽仍以16至18周岁为主,但受理的14至16周岁的呈逐年上升趋势。文化程度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占绝大多数。另外,未成年人犯罪手段呈成人化、暴力化倾向。近五年来,共同犯罪 案件数基本保持在总数的一半左右。

  未成年人犯罪三大原因

  史卫忠表示,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原因有明显不同,从办案情况来看,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未成年人自身原因。未成年人价值观尚未建立,容易受家庭、社会等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诱惑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2.家庭原因。涉罪未成年人多来源于残缺家庭或者留守、流动、闲散、流浪儿童群体。

  3.是社会原因。如网络、影视作品传播暴力、色情等不良文化的负面影响。

  因猥亵儿童罪 4年起诉8069人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肖玮介绍,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以各种方式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仍然存在。2010-2013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猥亵儿童罪7963件8069人;起诉嫖宿幼女罪150件255人;起诉引诱幼女卖淫罪68件121人。

  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女童保护项目发布《2013-2014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针对2013年5月23日至2014年5月22日集中爆发的性侵儿童案统计分析和总结发现,受害人群低龄化。被公开报道年龄的343名受害者中,8岁到14岁的有293人,占总量的85.42%。

  六成多孩子称没接受过性教育

  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联合出台的《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指出,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防性侵教育止步不前,这并非因为地方政府或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抵制、不赞同儿童安全教育,而是缺少自上而下的权威教案和标准,地方推进《意见》落实无从着手。

  女童保护项目对235名小学男生、219名小学女生进行的调查显示,仅有17.58%的孩子知道什么是“性教育”,60.88%的孩子不知道何为性教育,21.54%的孩子选择“似懂非懂(知道一点点)”。而家长们更是疏于教育,在902名受访家长中,对孩子进行过性教育的仅占35.92%,56.49%的家长从未向孩子讲过预防性侵害的知识。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