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都市社区:搭建居民群众“小舞台” 共享社区文化“大繁荣”

2023-09-28 15:33:02|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打造了以“文化+传统”“文化+健康”“文化+志愿”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搭建起热闹活跃、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小舞台”,居民们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

  日前,苏州工业园区爱心单位走进都市社区,一场“涂鸦麻布袋”活动的举办激起了辖区内退管人员的浓厚兴趣。现场,大家尽展绘画功底,将原本平平无奇的麻布袋变为了文艺十足的作品。“团扇、雨伞、帆布袋……社区活动总是带给我们惊喜,让我们免费拥有了许多‘自创牌’生活用品”居民丁鸣说。

  今年以来,针对辖区老年群体,类似“涂鸦麻布袋”的手工类活动社区已开展十五余次。为了实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社区不断探索文化活动形式、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打造了以“文化+传统”“文化+健康”“文化+志愿”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搭建起热闹活跃、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小舞台”,居民们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其中。

  文化+传统 做活传统文化

  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民俗体验、“知节气 承传统”之立夏编蛋套、谷雨制盆栽……社区以传统节日、节气为契机,为居民营造温馨氛围、科普节气习俗知识。

  “今年迎元宵又比往年多了一份欢喜、一丝火热”回想元宵节的活动,居民蔡国易给出了好评。居民朱彩琴对迎端午龙舟艾草挂件编织印象颇深,能与大家一同锻炼双手、祈福安康,让她倍感暖心。

  9月23日,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中秋、国庆双节,社区“搬进”了丰富多样的民俗集市。现场有糖画、面人、棕编等非遗摊位,花灯、香囊“手作坊”、互动游戏“打卡”点和皮影戏观赏点大受欢迎。绵绵秋雨丝毫不减都市人的热情,不少居民都开心地表示,能与非遗文化“相识”,这个节日别有一番意义。

  在“家门口”就能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文化+传统”主题的宗旨。社区“浸润式”办好传统文化活动、做好传统文化宣传,将文化底蕴厚植于居民心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

  文化+健康 养生文化成为新潮

  随着人口结构的老龄化与亚健康现象的日益普遍,人们对于养生的需求激增。为了满足居民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社区推出了四季养生“套餐”。

  春季过敏性疾病多发,社区开展了防敏喷雾制作活动,为“易敏”人群支防敏妙招。考虑到辖区内的高龄老人,社区还举办了高血压科普讲座指导大家科学合理地控制血压。夏季的艾草锤和“提神醒脑方”香囊制作活动让居民们学到了“花式”养生新方法。

  在养生“套餐”中,好评率最高的属太极拳公益课。通过课堂学习,学员们掌握了标准的陈式太极拳招式及正确的呼吸节奏,对太极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表示日后会坚持练习。

  养生“套餐”掀起养生新潮,让健康生活理念深入人心。接下来,社区会继续衍生养生“套餐”新内容,为居民构建健康常伴左右的“舒适圈”。

  文化+志愿 打造幸福都市

  2月智能手机班的开课给了居民意外的收获、3月的“学雷锋”集市掀起一阵文明新风、双周的“先锋支援维修队”服务总是备受居民期待、每月的“红管公益日”活动让居民感到温馨又暖心。

  “文化+志愿”主题所引申出的系列活动最能体现社区为民服务的价值所在。上半年以来,社区充分发挥“一站多用”资源优势,延伸志愿服务“末梢”,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成为文化活动阵地、便民服务“窗口”,让居民从中提升参与感、获得满足感、提高幸福感。“实实在在的便利”“暖心的举措”“贴心的团队”……这些予以认可的形容词皆是社区收集到的居民们对“文化+志愿”主题活动的印象。

  社工表示,自社区“文化+”品牌推出多样化主题活动后,越来越多的居民从中受益,特别是一些此前不常关注社区活动的,这部分人群从最初“被动了解”正向着“主动参与”转变。社区擦亮文化招牌,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惠民、利民之举,让居民在社区“小舞台”上共享文化“大繁荣”。(文/周莹)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