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无锡讯 2021年, 无锡市锡山区城市管理局将“牡丹花红 品质城管”党建品牌建设与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相互结合,将锡山城管党建精神深度融入到线上、线下的红色党建平台、党建队伍中,确保“牡丹花红 品质城管”的精神宗旨落在为民服务的实处、落在与民共治的深处、落在全民共享的益处。
锡山城管在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党性担当的红色聚集效应下,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扎扎实实办成一批为民服务实事,共同建设品质城管、打造品质市容。
红色工作站,小载体酝酿大便利。锡山城管积极创新党建形式,采取联盟共建的方式,先后与2个村(社区)、3个企业实现结对共建。同时,为拓展共建活动平台,与移动锡山公司在移动营业厅共建了城管工作驿站,红色工作站成为锡山城管贴近百姓、贴近商户面对面交流的重要载体。酝酿出堵疏理念。工作站开出没多久,就有周边居民来咨询,在交流中,老百姓表示现在市容管的严,城市环境是好了,但是生活出行也不方便了,有时候买个早点、找个共享单车也不方便,希望可以有个适当的空间。“群众有需求、城管来解决”,今年,锡山城管按照堵疏结合的理念,在全区多个点位,推出了早餐车、规范化外摆位等堵疏管理举措,因地制宜划设了一批共享单车停车位,单车管理不再“一收了之”,群众生活出行更方便了。酝酿出个性理念。在工作站,也经常有商户来咨询,了解店招广告设置的规定和依据,对橱窗张贴有什么要求,希望自身的店招广告可以有更多出彩吸引人的东西。为活跃商业气氛,提升街巷的烟火气息,今年,锡山城管根据商户的需求,在街巷立面改造和店招出新中,设置了多套备选方案,并就具体内容形式充分尊重商户自主权,商户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对店招广告进行“微改造”,一道道闪亮的空中风景线出现在锡山道路上。同时,创新试点橱窗广告个性化管理,对市容环卫责任履约的星级用户,给予更大的橱窗广告个性化设置权,充分满足商户宣传需求。酝酿出共享理念。停车一直是出行的大问题,在工作站的留言簿上,群众反映最多的就是停车不方便、车位少。为方便群众出行,今年,锡山城管在充分挖掘道路内外停车资源的基础上,合理调配优化停车资源,在全区10个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试点实行车位开放共享,车位周转率高了、群众满意度高了。
红色交流台,小平台勾画大项目。线下有了红色工作站,线上也有红色交流平台,依托“无锡锡山公众号、人人城管、公共厕评”等微信小程序,锡山城管与老百姓建立起红色空中交流台、空中议事园、空中打分表,精准了解群众意见、及时整改群众反馈。勾画了一批“最干净厕所”。公厕难找、难看、难闻、难用一直是老百姓的烦心事和糟心事,在公共厕评上,经常能收到群众提出的“找不到公厕、公厕脏乱、上厕所不好停车”等后台留言。面对群众的切身需求,今年,锡山城管全域推进141座公厕建设,建立“定人、定标、定责”的三定管理模式,全面推广市场化专职保洁,因地制宜设置“如厕专用停车位”,通过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为民举措,全区公厕满意率达到90%以上。勾画了一批“最靓丽街巷”。背街小巷一头连着城市市容市貌,一头连着百姓生活出行,街巷“脏乱差”极大影响了市民美好生活的感受。在人人城管开设的网上议事、评事模块,总有收到老百姓对背街小巷店外经营、乱堆乱放、暴露垃圾等问题的反应。为建设靓丽的城市生活空间,畅通城市“毛细血管”,今年,锡山城管全面推进27条背街小巷的重点改造提升,在全区所有街巷实行“巷长制”常态化管理,通过市容保安、视频监控、执法巡查等措施,打造了一批城市精细化管理“立标区”。勾画了一批“最品质公园”。绿色是城市的底色,群众对美丽城市生态的需求越来越高,在锡山城管公众号上,展现城市园林绿化风貌的帖子往往点赞最高,群众还会留言希望增加运动、休闲、文化等设施。今年,为拓展群众娱乐休闲空间,扩大城市绿色生态圈,确保“移步换景、处处有景”,锡山城管全面推进18个小游园建设,建成体育主题、文化主题的综合性公园2个,全区公园绿地十分钟生活圈更加完善。
红色先锋队,小群体展现大担当。“哪里有人民的需要,哪有就有党建红和城管蓝的身影”,在党建引领下,锡山城管党员先锋队出现在了志愿服务、应急保障、精细管理等多条战线上,党建红和城管蓝展现了最美丽的锡山风采。在防疫抗疫中展现大担当。在疫情“回潮”的关键时刻,锡山城管组建了10支党员先锋队,全力战斗在社区防疫、卡口检查、人员运送等前沿一线,红蓝色是群众最安心的守护。在志愿服务上展现大担当。在垃圾分类、文明城市创建、“小微执法”中,锡山城管党员干部带头开展入户宣传、指导分类投放、引导文明行为、践行义务劳动等,红蓝色是群众最信任的依靠。在应急保障上展现大担当。在台风、暴雪、重大节日、重点活动等关键时刻,锡山城管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加班加点,全面聚焦各类安全隐患、全力做好各类问题整改,顺利完成了“烟花”“灿都”等恶劣天气、“厂中厂”违建整治和国庆、中秋、荡口古镇“流光延祥”光影艺术节活动保障,红蓝色是群众最坚强的身影。(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