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泰州讯 在泰兴市滨江镇天星村有这样一对中年夫妇,两人白天在企业上班,下班后来到自家创办的国华家庭农场,给稻蟹混养的螃蟹投喂饵料。这对脸庞黑里透红、身体健壮的两口子, 男的叫赵国华,女的叫张红美。
国华家庭农场现有面积105亩,全都是稻蟹综合种养。眼下,蟹肥体壮,稻谷飘香,一派丰收的景象。前不久,泰州市沿江地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培训班的人员来这里参观考察,给国华农场纷纷点赞。
说起赵国华夫妇种养的事儿,犹如七月架上的葡萄,一串串的。赵国华在一家私企做铁皮包装工,属于是技术工,年收入在7万元左右,日子过得安逸。2015年他突发奇想,在村里流转20亩低洼地,搞起了稻蟹混养。在水田四周开挖围沟,围沟内栽种伊乐藻。当年春季购买了6000元蟹苗投放,在这之前他从没养过螃蟹,全凭感觉粗放经营。秋收季节,除了收获了水稻,螃蟹还卖了8000元。这一年,他搞稻蟹混养没赚也没赔本。
赵国华是位遇事爱琢磨,不服输的男子汉,为什么别人养蟹亩赚几千甚至上万元?他思考再三,关键在于技术。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第二年开始,他每周都开车去兴化两趟,通过拜师学艺,与多位知名养蟹专业户交朋友。现场看、学、问,一年下来,他从外行变成了内行,种养效益逐步提升。
2020年赵国华迎来了大丰收,当年,他投放大规格蟹苗45斤(1.5万只),投放螺蛳2000多斤,还投放了部分鳜鱼、青虾苗,定点定时投喂小杂鱼、冰鲜鱼。此外,还投喂配泡的玉米粒。中秋节,螃蟹开始上市。由于科学喂养,螃蟹不但健壮饱满且个头大,成了市场上抢手的精品蟹。从赵国华手头保存的出塘清单看到,去年11月6日、11月11日两次共销出精品蟹291斤。其中,只重六、七两以上的公蟹111只,只重五两以上的母蟹33只;两笔清单共收入23540元。他销往上海江阳水产市场的螃蟹,全都认定为精品蟹。被商家每只加价2元的标准,敞开收购。
此外,赵国华投放的青虾、鳜鱼、花白莲也收入不菲。当年20亩稻蟹综合种养,除水稻外,水产养殖总收入达19万元,亩均产出1.9万元。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赵国华夫妇去年稻蟹种养带来了丰厚的报酬,今年,在镇、村两级的支持下,年初,他又流转土地85亩,成立了国华家庭农场。眼下,稻谷金黄,蟹肥鱼壮,已陆续上市。说起今后的打算,赵国华眉飞色舞,胸有成竹。依托周边兴建的生态廊道拓展区,用好长江水、坚持绿色健康种养,着力发展优质江沙蟹,进一步提升稻、蟹的品牌效益。从明年起,自己培育大量幼体蟹苗、降低养殖成本。精心培育蟹种,进一步提高养殖效益。准备申请注册商标,创名品,促提升。
“放大典型效益,促进规模养殖,加快村民增收奔小康。”天星村党组织书记姚建生介绍,“计划明年新增百亩稻蟹综合种养,引导、鼓励更多的村民走稻、渔共生的高效种养模式,走共同致富的阳光大道。”(蔡文 余健 季新宏 丁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