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致敬“八一” 情牵老兵献爱心

2020-08-01 16:20:42| 来源:中国网·美丽常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仙姑村立足“互联网+”“农业+”“旅游+”,加快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建设,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相继获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特色

  中国网·美丽常州讯 “感谢党和政府的政策,我们这些老兵从深心内处感受到关爱和温暖……”7月30日,茅山新四军纪念馆,91岁老兵丁生明隔着玻璃橱窗,看着锃亮的步枪,双眼激动地泛出了泪花。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致敬“八一”  情牵老兵献爱心

  “电话总被轰隆隆炮声掩盖,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扯高了嗓门。”丁生明说,那时他练就了一口好嗓门,如今九十多岁高龄依然中气实足,声如洪钟。“‘月满则亏’,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握分寸,为人处世要谦虚,饭只吃七分饱。”丁生明养成了早上看书读报、晚上收看新闻联播和锻炼的习惯。他说自己还年轻,要活得更长,为社会多作一些贡献。今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尽老兵的一份微薄之力,向防疫一线捐款10000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军人本色和“关键时候显身手”的老兵精神。

  “我20岁那年当兵,胸口戴了一朵大红花,大队敲锣打鼓,开着拖拉机把我送到了公社。”84岁的刘和庚回顾60多年前参军时的情景异常激动。“‘一人当兵、全家光荣’,60多年来我深切感受到了这一点,逢年过节街道、社区、志愿者等,都要对我们这些老兵进行走访慰问,我们也要为和谐社区建设贡献一份余热。”刘和庚说虽然年纪大了,但也要力所能久为社会作一点贡献,今年疫情防控中,他担任疫情防控义务宣传员。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致敬“八一”  情牵老兵献爱心

  “八一”前夕,江苏好人袁顺清会同金坛区西城街道党工委、退役军人服务站,慰问辖区内的老兵,给他们送上了金坛软米、葡萄等农副产品,并陪他们参观了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仙姑村美丽乡村建设。袁顺清说,“先有国才有家,因此国防事业离不开广大人民的支持,每一个有爱心的、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应尽自己一份能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拥军优属的良好氛围。”

  袁顺清2012年联合金坛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中国名特优农副产品展示销售中心”,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2014年,成立“袁顺清职工帮扶助老爱心服务站”,组织志愿者帮助全区特需家庭。2014年8月,成立“袁顺清失依留守儿童之家”,收留留守、失依儿童33人。在今年防疫中,他将私家车变防疫宣传车,每天对20多家社区进行疫情防控义务巡回宣传,从年初一到四月初,每天巡回宣传10小时,日均行车里程200多公里。他先后获“金坛好人”、“常州好人”、“江苏好人”、“常州学雷锋标兵”和防疫先进个人等称号。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致敬“八一”  情牵老兵献爱心

  “今年春节,老战友从内蒙古发来照片,辽阔的草原,美丽的边疆,我们隔着手机屏幕激动的跳起来,祝愿祖国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富强。”82岁的陆锁林也是一名老兵。

  “小时候到仙姑村要翻山越岭,从薛埠集镇到仙姑村要走二个小时的山路,现在开车只要十几分钟。”老兵倪文祥感叹道,这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结果。

  仙姑村位于茅山脚下,2018年10月仙姑村美丽乡村示范项目揭牌,建设了一号讲习所、初心园、村史馆、美作坊等党建活动阵地。

  “仙姑村每年都要组织老兵参观中共苏皖一大会址、茅山新四军纪念馆和美丽乡村建设,对老兵和烈军属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薛埠镇仙姑村党总支书记蒲斌说,仙姑村立足“互联网+”“农业+”“旅游+”,加快智慧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建设,实现一二三产有机融合,相继获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常州市美丽乡村示范点等称号,借力东方盐湖城、宝盛园、一号农场等景区,大力发展休闲旅游,2019年村集体收入187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接待游客50万元人次,实现收入8000万元。

常州市金坛区西城街道:致敬“八一”  情牵老兵献爱心

  “参加活动的五名老兵都是共产党员,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种革命传统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袁顺清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防事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人民过上了富裕小康的生活。作为农业企业,他们对发展经济更加充满信心,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文/图 蒋建君 高明忠)

【责任编辑:DH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