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要闻 > 社会民生 > 正文

南京去年共实施完成200个精细化建设管理项目

发布时间:2018-01-09 09:49:05  |   来源:新华日报  |   作者:白雪  |   责任编辑:顾志鸿
漫步南京城,道路干净,老旧小区建筑立面整齐规范,河道沿线生态环境宜人,临街绿雕主题鲜明……日益展现高品质与高颜值。漫步南京城,道路干净,老旧小区建筑立面整齐规范,河道沿线

  漫步南京城,道路干净,老旧小区建筑立面整齐规范,河道沿线生态环境宜人,临街绿雕主题鲜明……日益展现高品质与高颜值。

  记者8日从南京市建委获悉,该市去年共实施精细化建设管理项目200个,其中建设类175项、长效管理类25项,各项任务基本完成。

  除“病害”,“特色路”扮靓主城

  8日上午9点,刚刚完成快车道整治的南京广州路东段(中山路—上海路),车辆顺畅穿梭往来。这条主城区重要的东西向道路,交通流量极大,曾因雨污水系统不完善、道路“病害”严重等问题,经常出现严重拥堵现象,有关部门于去年11月启动整治。

  南京市鼓楼区住建局工作人员蒯慕宁介绍,整治中逐一梳理沿线片区雨水接入点,针对门面房的污水排放需求新增污水辅管,纠正雨污水错接点,统筹“地上”“地下”,以解决后期道路的截水问题。

  广州路只是该市进行精细化整治的22条道路之一。南京市建委总工程师龚成林说,玄武大道、北京东路、中华路、凤台南路等22条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已按期完成。期间市政道路、建筑立面、管线下地和绿化彩化四位一体统筹推进,融入海绵城市、低碳环保等绿色节能理念。将道路排水口、井室改造扩大,人行道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设,在最大限度避免道路积水的同时充分调蓄、利用水资源,使道路车辙痈包、路面积水和井盖沉陷等“病害”得以有效解决,人行道、路牙沿、交通设施、配套设施整治一新。市民普遍反映,车更好开了、路更好走了、景更加美了。

  通过整治,打造出很多“特色路”。太平南路、苜蓿园大街等成为示范道路,特别是太平南路以民国建筑风格为基调,彰显不同时代建筑特色,形成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商贸旅游共荣发展的特色街区。

  一个公厕,开了10次协调会

  站在南京市玄武区太平桥上,放眼望去,内秦淮河北段河面碧波荡漾,岸线绿竹掩映,两岸商家云集,古老内河展现勃勃生机。

  玄武区建设房产和交通局副调研员杨志群介绍,这条全长约2150米的河流,在整治前垃圾成堆、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自去年3月10日启动施工,进行河道两侧景观提升,实现人行道贯通,并同步实施了照明亮化、管线下地、立面整治等工作。

  同样优美宜人的环境,也出现在明城墙遗址景观一期工程位置。秦淮区建设房产和交通局副局长李江说,这里的河边、道路,曾经满是荒草和垃圾。“改造中,我们安装了护坡,增加慢行步道、打造绿带,这个地方没有征地拆迁,主要是建设绿地。”

  改造中所有设计方案公示,由街道牵头,组织周边所有社区居民代表围绕方案提出修改意见。“曾经为确定一个公厕位置开了10次协调会。以前公厕离老百姓住房仅10米左右,最终将它向东移了200米。”李江说。

  龚成林说,去年南京市完成新建41个游园绿地的任务,有效解决了绿地分布不均衡问题,打造约84万平方米市民休闲休憩健身空间;实施9处共约1780平方米的精品绿雕建设,在重要节点制作寓意丰富、造型优美、色彩绚丽的城市立体绿雕;完成136处共约1万平方米的节点彩化提升;顺利完成3块区域的“三化”改造,满足市民需求,提升了城市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水平。

  重“里子”,消除多年“顽疾”

  玄武门街道公教一村小区建设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中5栋居民楼屋顶长期漏雨,近30户居民苦不堪言。居民三番五次找物业公司、拨打12345热线反映情况,社区多次协调物业进行维修,但漏雨“顽疾”始终未能根除。

  在此次环境综合整治中,施工队发现漏雨是铺设芦草席造成的,遂采用木望板铺设楼顶构造层,再进行SBS防水层处理。改造工程于去年8月10日完工后,经过几场大雨的考验,显示这5栋楼楼顶漏雨的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居民们感慨,小区环境整治重“面子”,更重“里子”,要大大地点个赞!

  李江告诉记者,今年实施的武定门北巷的小区出新等工程,采取样板引入方式。推进工程不是面上普遍开花,而是先取其中一段作为示范段,经与城管局、建设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后再推广,以保证惠民工程的高质量。

  南京市房产局物业办副主任童声龙介绍,去年南京市共计划整治老旧小区240个,建筑面积约500万平方米,房屋1900幢,涉及居民7.2万户约20万人。截至目前,已基本完成整治任务。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