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许竹)随着产业的更新迭代,新兴职业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今年3月,人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了第四批18个新职业, 至此,自2019年以来已发布56个新职业。对于这些新职业,大众既觉得新奇又困惑,想跃跃欲试又畏畏缩缩。新职业现状与前景究竟如何?日前,江苏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潮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解读新职业背后的“故事”。
他表示,新职业的概念在不断发展,内涵也与时俱进,为劳动者带来了新的生活、新的机遇、新的期待。它实际上是桥梁、纽带,拓展了就业新空间,也向新技能发出了呼唤。
挑战新职业谋定而后动 培训新模式给出“定心丸”
新职业紧跟时尚潮流,昭示着中国发展的新态势新未来,它“吸睛”又“吸金”,成为了择业新舞台。然而有着光明前景的新职业,在诞生之初面临着人才供给缺口与岗位需求量大的“冰火两重天”,如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新兴职业,求人倍率已达到1.67,如何破解这一局面?
顾潮指出,新职业呼唤培训新模式来解决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需矛盾。为此,江苏省人社厅今年首次编发了《江苏省“十四五”技能人才发展规划》、《江苏省“十四五”技工教育发展规划》,为促进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高效匹配开出了“妙方”,助推新职业人才供给速度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提速。
他表示,要鼓励各类培训主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开展新职业培训,研究制定培训标准、培训大纲,开发相应培训课程,分层分类分段培训,并创新推进“互联网+”“以工代训+”“电子培训券+”等培训模式和项目制培训方式,组织开展新职业技能竞赛,加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技能培训资源供给力度,满足劳动者多样化培训需求。同时,还要以培训补贴为牵引,撬动更多培训资源投入新职业培训。
今年截至11月份,江苏省为职业技能培训已经送上了26.7亿元的“大礼包”,采取政府购买培训服务的方式,对符合政策要求的参训人员给予补贴。其中,“以工代训”可以按照每人每月500元的标准进行不超过6个月的补贴,新推出的电子职业培训券已发放103万张,劳动者通过社保卡、支付宝、人社APP等手机端平台均可领取。此外,还将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到补贴范围,把无人机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供应链管理师等新兴职业纳入高技能人才培训紧缺型职业(工种),可以比其它同类型职业(工种)培训补贴高出30%,以引导更多人从事这方面的职业。
一技傍身新职场放宽心 人才评价新机制免后顾之忧
新业态新需求催生了新技能,有了一技傍身,就能搭上新职业的“顺风车”,驶向新航程。然而,新职业发布之初,职业标准、评价规范尚未出炉,如何能够让从业人员获得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价值感,潜心工作?
“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技能人才评价技术资源快速响应机制,来破解新职业新工种日新月异、评价技术资源跟进不及时的现状。”顾潮说,“3个月内完成行业评价规范建设,6个月内完成评价题库建设,新标准开发跑出了‘江苏加速度’。鉴于此,在去年完成9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2项国家题库开发任务的基础上,今年增加到15个行业评价规范和32个评价题库,最近人社部又给我们增加了7个职业的国家标准开发任务,要求十二月份上报。根据‘十四五’规划,我们力争每年形成40个快速响应成果,并及时应用落地,增强职业标准的灵活性和适用性。”
江苏之所以在全国响应最快,还得益于在实践中打造的具有江苏特色的“四化”人才评价新模式,即“评价改革系统化,认定主体多元化,资源建设快速化,质量监管全域化”。而即将在全国率先出台的《江苏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管理办法》,也会为各级人社部门备案评估和各类社会机构申报实施提供方法路径和基本遵循。据统计,截至11月下旬,全省技能人才评价人数达69.6万人,全省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发证数量超60万、备案机构达2160家,全省考评员、督导员分别达到3685人和1402人。
当下,正在抓紧建立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与专业技术职称评审贯通机制,破除身份、学历、资历等障碍,搭建企业人才成长立交桥,让新职业从业人员可以公平享受同类人才同等待遇,引导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立足新职场当大有作为 成就人才硬招“保驾护航”
新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它是普通人弯道超车的好机会,带来无限可能。但它也对新目标的实现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从业者、政府、市场等各方持续努力,才能构筑新蓝海。对此,顾潮分享了成就人才的“江苏经验”。
江苏新经济新业态发展总体情况处于全国前列。据统计,目前江苏灵活就业人员达2000万人以上,快递、外卖、网约车、电商等平台企业从业人员超过400万。如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业态的岗位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比2019年同比增加了3万个,增长了19%。面对庞大的新业态群体,江苏省从制度和政策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培养与使用相结合、评价与激励相联系、服务与保障相贯通的机制体制,以更好地适应从业人员新职业、新技能、新期待带来的挑战。
建立支持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发展的制度机制,针对职业高风险和权益保障缺失现状,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工作,重点将退休超龄人员和实习生纳入进来,为国家拟制职业伤害保障政策提供探索经验,目前实施方案已上报人社部;大力拓展新职业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空间,采用校企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应用型创新型智能型复合人才,同时将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起来,即取得高级技师证书的可按规定申报评审副高级职称,高级工和技师也分别可以申报评审初、中级职称,目前在工程、农业、体育、艺术等8个领域推动实施职业贯通,让从业者条条大道通罗马;为新职业从业人员提供全方位、高质量、智慧化公共就业服务,开拓更广阔的舞台,目前依托省人社一体化平台应用,通过大数据比对、跨部门协作,实现人找岗位向岗位找人的重大转变,使得人才与岗位需求精准匹配,在更大范围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和市场调节就业。
“新职业更新换代快,并不是所有的新职业岗位需求量都大,比如供应链管理师目前就供大于求。据我了解,目前从区域来看,苏锡常地区电子元器件工程技术人员、石英晶体元器件制造工、电子材料工程技术人员、仪器仪表制造工、机械设备安装工、电器附件安装工、液晶显示器件制造工、金属材料工程技术人员等比较紧缺;从行业来看,生活性服务业缺口比较大,全省第三季度商品营业员、理货员缺工都在9万人以上,从业者择业不可盲目。技能就业成为一个时代的特点,现在60%的招聘岗位对求职者都有技术技能的明确要求,从业者要终身学习新技能、持续精进技术,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最后,顾潮给广大新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建议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