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无锡讯 6月17日,《无锡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正式下发,围绕农业、农村、治理、农民和体制现代化,推出25项任务,到2022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我市推进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建设的发力之举。
农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安定的基础,也是国家自立的基础。无锡农业仅占GDP总量1.1%,但基础地位始终未变。我市170万亩农地,事关650多万常住人口的吃饭问题,事关历史悠久鱼米之乡的文化传承问题,事关150多万农村人口的民生改善问题,事关我市4600多平方公里的生态保护问题。
《方案》“出炉”,将持续推动各地各部门把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作为鲜明导向,进一步强基础、补短板、,创特色、增优势,为我市当好全省高质量发展领跑者贡献“三农”力量。
当前,我市农业一二三产融合还不够深,特色农产品品牌还不够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不够强……瞄准这些“短腿”,《方案》明确了34项指标和25项任务,强化改革创新,聚焦重点难点精准发力。
农村产业更强。不用一滴农药、种收储环节采用高效机械设施的从心农业基地,一斤大米售价65元且很俏销;在我国首次成功繁育淡水大黄鱼的江阴申港养殖基地,黄鱼市场售价每斤100多元……这样种养技术先进、模式优化的农业基地在3年内将迅速增多。
《方案》就农业提质增效给出具体目标:加快建设适宜机械化作业和信息化管理的高标准农田,推广应用绿色高效农机装备和技术,到2022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97%,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茶果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60%。围绕这些目标,我市将推进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现代农业众创空间建设,加快生物农业、智慧农业等技术研发,促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百企建百园”100个项目建设、农业产业强镇项目建设等,加快创新驱动,使农业产业更好地彰显特色、做大做强。
到2022年,我市要基本达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值,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9.3万元/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3%。
农村环境更美。作为全市首个整村住房翻建工程,锡山区谈村已建户数达195户。引人注目的是,村民在享受实现雨污分流、用燃气烧水做饭、河道修整一新等环境新福利时,还着手改造旧影剧院,集纳老物件、老照片,使改善人居环境与引导文明乡风相融并进。
《方案》明确,这样以农房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为起点,优化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乡村三年内要遍地开花。按照《方案》,到2022年,农村人居环境“一推三治五化”专项行动深入推进,镇村河道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农村要在空间规划、基础设施、环境面貌方面有较大提升。同时,深入推进“一核心四平台”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网格治理,推进自治、法治和德治深入融合,使乡村治理更有效、充满活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提供保障。
到2022年,全市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达标率要达100%。
农民生活更好。锡山区先锋家庭农场因生产蔬菜无土栽培种植装备而聘了一批员工,原本务农的村民戴文生去年上岗,一年增加收入2万元。目前农场带动就业农民30多名,帮助他们增加年收入60多万元。
创业带动就业,是破解当前农民在增收渠道还不宽、集体经济运行质量有待提高问题的有力抓手,亦是《方案》力推的富民举措之一。《方案》明确要着力打造农民幸福生活,实施农民创业就业、农民增收致富、集体经济增收、农民素质提升和相对贫困帮扶五大计划。我市将大力发展农村休闲、康养、网络、文创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开展农村闲置农房、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
到2022年,村均集体收入力争达100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占比达到10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缩小到1.838,强村富民效应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