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盐城讯 9月14日上午,“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盐城市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发改委专场举行。近年来,市发改委立足发改主业主责,狠抓经济运行、项目投资、绿色转型、助企纾困等重点工作,全力落实“六稳”“六保”,扎实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顺利实现了“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有效发挥了综合经济部门的宏观调控和参谋助手作用,牵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工作连续多年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
坚持“稳”字当头,抓经济运行。近年来,市发改委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牵头制定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二十条政策意见》《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全市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促进经济复苏政策,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不断强化主要经济指标和高质量考核指标运行监测,建立旬调度、月分析机制,加强问题分析“精准性”,确保主要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进口、贷款余额等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投资、进出口、出口、财政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二位;新增四上企业数、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三位,其余指标增速总体处于全省中上游水平。
坚持“转”字为先,抓产业培强。近年来,市发改委聚焦省市委重点工作任务,牵头成立新能源、钢铁、沿海、双碳、康养五大专班,研究起草全市新能源、生态、农业“三张名片”行动计划,聚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连续四年举办新能源发展论坛,我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研究出台支持盐城高新区、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指导帮助盐城环保科技城“双创”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表彰。推动服务业稳步恢复,出台了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推动建军路商业集聚区、东台西溪文化产业集聚区获评首批省级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加快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今年东台市、滨海县2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现了我市“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零”的突破。
坚持“进”字发力,抓项目推进。2020年以来坚持每月组织高质量发展项目观摩,制定出台招商“十条”、全市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重大项目联合评审等政策文件,实行重大项目“旬调度、月通报、年考核”推进机制,构建签约、开工、竣工、投产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市发改委统筹推进全市“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前7个月,全市新签约、新开工亿元以上产业项目713个、468个,总投资300亿元金光150万吨纤维素、133亿元金光纸业、107亿元天顺风电装备、103亿元耀宁12GWh动力电池、102亿元阿特斯储能系统及电芯、100亿元天合储能电池及电站等6个百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00亿元蜂巢能源锂离子动力电池、25.3亿美元SK动力电池二期等3个项目开工建设。
坚持“深”字为要,抓开放合作。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河生态经济带和新一轮江苏沿海发展等战略机遇,市发改委牵头制定出台《盐城市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规划》《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盐城行动计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盐城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中韩(盐城)产业园等一批重要事项列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盐城长三角“飞地经济”发展示范区等重要事项纳入国家和沪、苏“十四五”有关规划,常盐工业园获批省南北共建园区创新试点。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出台全面推进市内全域一体化实施方案,加快打造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今年前7个月,全市新开工长三角地区亿元以上项目307个,长三角合作共建园区实现开票销售551.5亿元、税收26.5亿元,同比增长26.2%、24.7%。研究制定全市“1+1+3+8”沿海发展规划体系,编排落实重大事项94条以及重点项目155项。争创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研究起草支持盐城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的意见,试点推进全市低碳产业园区建设。
坚持“保”字托底,抓要素供给。保市场主体。牵头组织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建立全市服务企业政策“点对点”送达机制,牵头出台稳定经济增长20条、促进服务业恢复发展10条,督促市相关部门配套出台文旅企业纾困复苏、金融服务等十多项专项政策,构建“20+10+X”的“政策大礼包”,在全省首个建成覆盖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市县一体化公共信用信息系统,2021年城市综合信用指数跃升至全国第7位,城市发展软实力不断提升。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支持,扩大有效投资,今年1至7月份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42个、发行额度67.94亿元,发行企业债券6期36.3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居全省第一。保民生事业。聚焦群众最关注的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问题,务实推进为民办实事项目,近三年60件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部完成,累计完成投资540.1亿元。保粮食安全。近三年累计收购粮食1120万吨,收购总量居全省第一,我市被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彰为全国先进集体。保能源供给。制定电力需求侧保供方案,积极应对夏季高峰负荷对电网的冲击,有力保障迎峰度夏。
接下来,市发改委将坚决贯彻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工作会议和市委全会精神,锚定“勇当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奋力竞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注重在高效统筹上下功夫、出实招,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确保主要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全省前列,力争实现最好结果,为我省“勇挑大梁”多作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文/王彦 图/王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