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盐城讯 7月27日,“勇当排头兵、奋进向未来”迎接党的二十大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专场举行。城市建设华丽嬗变,建筑产业走向“智造”,万千百姓喜迁“优居”,住房保障“梦”圆安居,美丽乡村花开遍野……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住建系统积极顺应新型城镇化趋势,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以系统思维加快城市更新、优化县域功能、推进村镇建设,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人民向往的美丽宜居幸福之城,让城乡之美更富魅力、更有韵味、更具质感。
瞄准沿海中心城市定位,提升城市综合能级。加快改造城北,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至八年基本建成”的总体目标,实现安置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等取得明显成效,全面提升教育、卫生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加强城北地区产业建设,努力将城北打造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典范。有机更新城市,高质量编制城市更新行动计划,推进历史地段、老旧小区、工业厂区等提升改造,保护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建筑,活化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塑造城市时代特色风貌。系统建设片区,同步拓展提升城南,加快建设城东,整体开发城西,实施建军路商圈等老城区改造,坚持串场河、通榆河、新洋港“三河”全域治理,塑造蓝绿交织、城水相依、绿廊环抱的美丽生态宜居新画卷。
提升县城集约集聚水平,打造精致中等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配套,高起点集中规划建设,推动城市道路尽快成网成环;指导各地每年都打造一批宜居宜业特色街区,服务推动城镇夜经济发展;全力构建“源头管控到位、厂网衔接配套、管网养护精细、污水处理优质、污泥处置安全”的城镇污水收集处理新格局。加快推进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推进老旧小区、老旧厂区、老旧街区、城中村“三区一村”改造升级,2022年全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征迁3.29万户、330万平方米,新开工安置房2.55万套、基本建成2万套;计划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49个,加装电梯260部。全面开展美丽宜居城市试点,以县城为重点拓展延伸,滚动实施推进省市试点项目61个,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切实提升管理水平。
聚焦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塑造高品质风貌特色。持续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在已完成改善9.1万户基础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农房改善工作,利用五年时间改善农房9万户以上。创建特色田园乡村,对标特色田园乡村标准和省定年度目标,从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特色塑造、乡村治理等方面,统筹推进全市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目前全市已有68个村庄获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位列全省第一。打造沿海特色风貌,深入开展“生态百里”行动,集中打造一批滨海风情渔港小镇、特色村落、生态景观,“串点、连线、成片”,放大示范效应,彰显“鹤乡湿地”“盐垦文化”“红色之城”底蕴特色。
贯彻安全生态绿色理念,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全市建筑业产值年增幅保持在15%以上,“十四五”末突破5000亿元,实现经济总量5年翻一番目标,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9%以上。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总定位,实施“一城一策”,做好房价备案,强化市场监管,推动房地产项目开发品质不断提升,人民生活居住环境不断改善。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零碳建筑;持续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创新发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和装配化装修,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建筑产业现代化水平。
围绕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增强行业服务效能。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确保全流程审批时限低于全省平均审批时长;探索推行项目分级分类管理,深化“清单式+告知承诺制”“拿地即开工”“桩基先行”等专项改革,进一步简化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优化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环境,全面深入推进全流程电子化招标与不见面开评标,探索招标人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自主选择或免缴等形式,切实为企业减负;缩短招标时间,开辟备案绿色通道,为政府重点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加强重点工程项目跟踪服务,特别是对民生实事项目,坚持问题导向,主动向前一步,精准服务;对涉及质量、安全等重大事项,树立“隐患即事故”的危机意识,压实管控责任,强化管控措施,持续保持行业平稳健康向上。(吴军中 陈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