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徐小轶 史以娟 陈静) 12月2日上午,淮安市清江浦区召开“全力当好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主力军”新闻发布会,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作主题发布。清江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守明主持发布会。
朱海波在主题发布中指出,刚刚结束的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紧扣履行“三大光荣使命”,明确了“六个显著提升”目标任务,吹响了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动员令;其中首次提出要“支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淮安市第八次党代会着眼城市复兴梦想,提出了“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具有淮安特色的“五个现代化形态”;特别是强调要“为清江浦区放权赋能,建设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这些都为清江浦区加快高质量跨越发展步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坚持扬长、补短双向发力,打造现代产业新高地。清江浦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认真落实淮安市委“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大力推进“333”主导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打造绿色食品、锂电能源和生物医药“三大百亿级”产业集群,做强工业经济;以打造区域性综合消费中心、金融中心和区域物流中心“三大中心”做优现代服务业;以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给、休闲观光和农业科技“三大基地”做精城郊农业,不断放大传统产业焕发新生的吸附效应、新兴产业破茧蝶变的集聚效应,推动产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具有中心城区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坚持改革、创新双轮驱动,增强现代发展新动能。充分发挥改革创新“关键一招”作用,更好地应对风险挑战、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激发中心城区发展活力。提升营商环境吸引力,出台以《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为统领,涵盖工业、服务业、农业、文化产业等多领域的“政策包”,以“真金白银”扶持各类企业发展壮大,今年以来,已分四批次向219家企业兑现扶持资金9445.6万元;提升园区平台承载力,在全市率先启动了开发园区“去行政化”改革,重构管理体系、重组专业队伍、重建考核机制,充分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持续提升抓招商、攻项目、服务企业的能力水平;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出台《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若干补充措施(试行)》《国有科技孵化平台载体入驻企业扶持办法(试行)》等政策举措,坚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厚植创新沃土,更好吸引创新人才集聚、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坚持城市、乡村融合发展,描绘现代城市新画卷。站在“十四五”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起点上,清江浦区立足一年多来的工作基础,在区第二次党代会上对发展思路进行了优化提升,明确要加快“三城”一体联动发展,重点打造北部主城历史文化核心区和新兴产业集聚区,以及南部新城产城融合示范区、港产联动活力区、特色田园风貌区“五大功能区”,更好支撑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建设。重点抓好三件事情,一是加快城市更新步伐,坚持“先建公共住房、再做公共服务、最后实行片区开发”思路,遵循“共同缔造”理念,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二是盘活城市存量资源,一方面抓问题楼盘化解,一案一策对36个问题楼盘集中攻坚,年底前将全部“销号”,另一方面抓资源盘活利用,激发内在发展活力;三是优化城市综合治理,结合文明城市常态长效建设和市、区两级行政事权优化调整,推动城市管理触角向基层、向镇村延伸,在此基础上加强道路、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硬件配套提升,纵深推进农村厕所、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三大革命”,大力开展南部新城全域水环境整治,高标准推进二河绿色生态廊道和“一线一园”文旅廊道建设,力争通过3年努力,让水美乡村在清江浦变为现实。
坚持传承、利用同步提升,彰显现代文明新风尚。近年来,清江浦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围绕全市建设大运河“百里画廊”部署,充分挖掘运河两岸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国开行合作启动了总投资103亿元的全省首个大运河文化带城市更新类“一线七点”项目,全力打造大运河“百里画廊”标志性区域。“一线七点”项目主要包含“1415”街区,这是大运河清江浦段的“起”篇,拟通过打造以滨河活力酒吧街、中华传统美食街“两条街”为主要支撑的繁荣城市夜经济的主体板块;御码头运河文化美食中心,主要是按照“一条街、一个院子、一个工坊”的改造思路,打造展现运河文化和淮扬美食相融的可看、可听、可品的特色步行街;文庙片区,主要是立足市民文化消费互动体验新地标定位,对片区街铺进行统一收储、整体规划、业态升级;都天庙片区,以保护性开发为主,培育集聚美食、旅游、文化等融合的综合产业集群,打造传承老城味道的特色历史文化风貌区;清晏园周边,主要是实施“微更新、微改造”,重现西大街的历史繁华,打造展示老清江记忆的最美街区、老城更新改造的示范街区;石塔湖片区,坚持公共住房先行、公共服务配套优先,突出设计、建设、服务“三统一”,打造清新舒朗、具有江淮风格的城市民居样板区;化工新村片区,统筹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打造老旧小区改造的全国性示范样板;“一线”即清江浦里运河沿线8.5公里范围,谋划实施二河生态文旅廊道、五河源自然探索岛、水美乡村建设等重大项目,着力构建蓝绿交织、水乡共融、空间集约的绿色发展格局,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与生态景观相得益彰的特色风光带以及区域有影响的生态富民廊道。
坚持优质、均衡两手齐抓,走好现代共富新道路。清江浦区作为淮安中心城区核心区,民生幸福感保持“首善”,既是清江浦重要地位的彰显、更是广大群众的期盼。今后将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全方位全领域推进民生幸福提质增效。放大6个紧密型教育集团示范效应,将集团化网络向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延伸,确保到明年底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同时加快南部新城学校建设步伐,让优质教育惠及更多群众;持续加强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农村卫生院提档升级,谋划打造府前街道、武墩街道两个兼具综合服务功能的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区属综合性医院和区级公共卫生中心,谋划组建医疗集团,更好推动资源共建共享,满足辖区群众多层次就医需求;坚持引进优质专业养老机构和培育本地养老服务队伍“两手齐抓”,力争到2025年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覆盖率、专业养老服务队伍持证率均达100%,不断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水平。
坚持共建、共治互促并进,探索现代治理新路径。清江浦区是“网格化”社会治理的发源地,去年以来,清江浦区积极推进基层党建网络与社会治理网格、经济服务管理网格“三网融合”,推动文明创建、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区警务等“入网进格”,有力提升了综合治理成效。创新设立“三级网格”和“三级点位长”制度,为全市高分高位夺牌作出了应有贡献,清江浦区也荣获集体二等功;在安全生产监管中,率先出台《零星工程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压紧压实区、镇街、村居“三级安全责任链”,有效降低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率;在信访稳定工作中,发挥“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作用,扎实开展“一线三包”活动,对群众反映强烈的37件群体性问题逐一见面、攻坚化解,22件久拖不决的信访积案得到妥善解决,有效维护了大局的和谐稳定。近期,清江浦区按照市委书记陈之常调研时提出的“当好社会治理创新者、实践者、引领者”要求,积极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朱海波表示,清江浦区将深入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定扛起淮安主城核心区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和责任担当,结合区第二次党代会部署,对标找差、补短强特、创新实干,在高质量跨越发展新征程上奋勇前行,确保“十四五”末实现“淮安当第一、江北争前列”,加快打造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全力当好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