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新闻 > 本网专稿 > 正文

一份协议 开启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流

发布时间:2015-03-03 16:49:12  |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   作者:戴雪兰 陈冠余  |   责任编辑:张檬檬
淮阴师范学院是淮安第一所本科院校,法学院作为该校的重要院系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2009年成立以来已培养2000多名全面发展的本科学生。

一份协议 开启法学理论与实践的深度交流

  中国网江苏频道讯 2月28日,开发区法院与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举行合作签约仪式,薛兵院长与季秀平院长作为院校双方代表共同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书》。淮阴师范学院朱汉清书记、赵宜江副院长,法学院张薇副院长,市中院时恒支副院长,开发区管委会领导陈国平、管委会陈启旭副主任、检察院杨小平检察长等人参加签约仪式。

  淮阴师范学院是淮安第一所本科院校,法学院作为该校的重要院系组成部分,旨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2009年成立以来已培养2000多名全面发展的本科学生。开发区法院是淮安改革发展前沿开发区独立建制的司法审判机关,虽然仅成立一年半时间,已审结各类案件8000多件。为了进一步促进法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有机融合,发挥双重优势,院校双方达成合作意向。

  未来的两年中,双方将建立并完善双向交流机制,院校双方互派人员挂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建立教育实践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法院实习实践;加强课题研讨,定期举办法学论坛,开展疑难案例研讨,每年共同开发1-2个重点调研课题;整合资源共享,法院为学校提供案例、文书、司法统计信息等实践资源,学校为法院提供图书、档案、期刊资料等学术资源,互利共享,相互提供理论与实证研究的便利条件。院校合作开启了法学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的深度交流,必将促进双方共同提升工作水平,实现合作共赢。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