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快赶快,再不下去就没地方晾了”
“晒干晒干,没晒过太阳怎么叫干呢?”
众泾家园小区为“村改居”,年纪较大的居民延续着户外晾晒习惯,但小区之前专门晾晒场地不足,且缺乏晾晒规范和统一管理,因此造成不文明晾晒问题和争抢晾晒场地等现象普遍。社区针对这一老大难题,探索搭建文明晾晒议事平台,聚焦群众需求建立晾晒协商议事小组,协商制定文明晾晒公约,并通过安装50根长款晾衣架,设置标识标牌,打造出6个集中文明晾晒区,引导小区文明新风尚。
今年以来,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依云水岸社区加快推进“法治小区”样板建设,围绕“重”“转”“合”,推动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众泾家园“法治小区”,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引领基层治理“新风尚”
“重”引领,完善组织工作机制
坚持党建引领,完善组织架构。坚持以“红社”先锋行动高质量党建品牌为引领,形成“党支部+物管会+物业”三方联动格局,加强党组织对小区法治建设工作的领导。规范机制运行,畅通议事渠道。制定居民公约,推动“援法议事”机制进小区,建立小区重大事项公示制度,确保小区居民利益诉求表达合理渠道。组建法治队伍,健全会议制度。通过邀请社区“两委”干部、小区物管会成员、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员、法律顾问、居民代表等,成立“法治小区”工作组。实行以居民公约为基础、自治公约为保障,定期规范召开会议,共商共策小区治理难点问题。
“转”面貌,加强法治阵地建设
一是打造民法典主题广场,法治元素融入生活。在小区打造民法典主题广场、法治书屋等作为居民活动场地,让“法治小区”建设工作家喻户晓。民法典主题广场设置“学习区”“实践区”“互动区”三个板块,通过标语、展板、案例、漫画、谜语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介绍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法典知识,在“4·8司法日”、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让民法典走到居民身边、驻进群众心里。
二是设立“依家亲”援法议事厅,引导解决问题靠法。设立民意征集箱吸纳小区居民意见,注重建立社区、物管会,物业三方联动的议事格局,将居民晾晒乱、停车难、儿童活动场所缺乏等难题通过议事平台,进行民主协商解决,议出《文明晾晒公约》,设立6个文明晾晒专区,新增儿童乐园、健康长廊,改造25个汽车车位等,通过“依家亲”点亮居民“大幸福”。
三是打造特色普法楼道,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依托文明楼道建设,将法治宣传阵地前移至楼道,推进到家门口。借助“明白人+楼栋长”,健全楼栋治理,深入群众中常态化开展上门送法,小区每个楼道设置专门主题,采用精选法条、以案释法、法条阐释等多种方式使法治观念潜移默化深入人心。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和治安巡逻,不断延伸法律服务触点,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米”。
“合”力量,优化法律服务供给
一是大力培育小区“法律明白人”。发动在群众中有影响力的党员、干部、网格员等成为“法律明白人”,协助配合基层网格在小区内开展法治宣传及基层治理工作。小区成立“依童”观察团,通过开展“大手拉小手”争当“法律明白人”活动,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识,培养激发青少年法治思维,听“童”声、集“童”意、汇“童”智,探索打造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的小区亲子娱乐文化,营造以家庭为单位的学法、尊法、守法和谐氛围。
二是大力开展“线上+线下”法律服务。率先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邀请法律顾问在小区定期“坐诊”,打造法治“e”空间,开设法治课堂。积极探索智慧安防新模式,全面提高住宅小区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智能化水平,大力推进“智慧小区”建设。依托小区“法润民生”微信群、“苏解纷”微信小程序、12348法网等线上资源,实现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调解等法律服务与群众“零距离”。
三是大力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率先打造“依邻有爱”矛调工作站,积极引入法官、检察官、律师、人大代表等专业力量进网格,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合力。为小区治理过程中出现的停车难、晾晒难等痛点难点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法治建议,为居民生活提供环境优美、法治氛围浓厚的议事场所。(文/章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