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新闻 > 江苏各地 > 正文

淮安市委书记调研行政纾解工程

发布时间:2021-09-17 18:54:29  |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   作者:郝宝杰 李猛  |   责任编辑:DH020
日前,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在市行政纾解分中心,连连肯定淮安行政纾解工程工作效果。自江苏省司法厅防范化解行政争议推进会后,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专门作出批示,

淮安市委书记调研行政纾解工程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市司法局发挥司法行政工作职能,搭建起庞大的基层工作网络,集聚好基层的调解资源,避免了司法行政资源的重复占用,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日前,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在市行政纾解分中心,连连肯定淮安行政纾解工程工作效果。

  自江苏省司法厅防范化解行政争议推进会后,淮安市委书记陈之常专门作出批示,要求推动行政纾解工作走深走实,走出成效。淮安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防范化解行政争议推进会,通过聚力推动,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淮安市司法局通过综合集成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各项措施,运用化解、调解、和解、协调等“纾解”手段,实现行政争议了案结、事了、人和目的,有效缓解了行政诉讼案件数和行政案件败诉率在高位运行的严峻形势。

  线上、线下“一个平台”贯通

  “通过行政纾解这一体系平台,不但行政争议信息汇集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纾解工作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淮安市司法局人民参与和促进法治处处长焦维宁激动的说。

  淮安市司法局通过线上运行“无讼淮安”行政纾解模块,运用纾解申请、分流指派、视频指导、数据统计、分析预警等科技手段,在线开展受理、咨询、调解、督促协议履行等各项业务。线下建成覆盖市、县、镇的“1+2+8+16+91”共118个实体机构,高效运行 1个行政纾解中心、2个分中心、8个县区工作联系点、16个市直部门工作站站点和91个司法所接待窗口,真正将纾解力量贯通至“神经末梢”。

  专职、兼职“一支队伍”联动

  “矛盾多发于基层,如今我们通过‘专职+兼职’、‘老带新’等方式,有效解增强了基层纾解工作力量,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和行政败诉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已实现‘双下降’。”淮安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胡海洋很是自豪。据悉,目前淮安市级层面,已经建成了60人的市级专家库,选聘专职人员,实战化运作市行政争议纾解中心和分中心;县区层面,落实“一案一专班”,由县区司法局分管局长牵头,组织由本局专职人员、发生行政争议部门(或镇街)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组成的纾解工作专班,具体承担行政争议的纾解工作;镇街层面,组建纾解员与网格法律顾问“1+1”工作队伍,精准化开展纾解工作。市县镇三级专业化工作队伍共同发挥作用,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治标、治本“一套机制”保障

  “我们既对上级的工作要求进行了系统思考,也对基层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形成一套能够自我完善、升级的行政纾解工作机制,在推动纾解各项行政争议完成治标工作的同时、实现从源头降低争议产生的治本目的。”淮安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蒋东明介绍。为确保行政纾解工程落地、落实,市司法局联合市法院和市检察院出台《关于共同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的实施办法》等文件,制定行政争议纾解工作标准,建立行政争议信息案前分流、案中纾解、案后回访以及法官联动参与等工作制度。推广行政争议法律援助制度,扩大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法律援助适用范围,在重点民生行政管理部门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构建行政争议纾解社会评议机制,建立典型案例发布制度,广泛听取群众、专家等多方意见,倒逼政策制度完善。

  从3月份行政争议纾解工程正式实施以来,市、县共接受适合纾解的行政争议133件,已纾解成功132件,纾解成功率达99.25%,其中涉诉疑难复杂行政争议36件,纾解成功率100%,维护合法权益金额达2718万元。截至7月底,全市行政机关败诉50件,败诉率9.75%,相较去年同期下降0.64%,较去年全年下降3.81%,行政纾解工程在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实践中初步发挥了收集行政争议的感应器、化解行政争议的缓冲器、助推依法行政的稳定器的作用。(郝宝杰 李猛)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