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新闻 > 江苏各地 > 正文

南通“立学课堂”:教育之乡的课改地标

发布时间:2021-08-16 18:04:30  |   来源:中国网·美丽南通  |   作者:陈杰  |   责任编辑:DH019
在新的历史时期,南通致力于立学课堂建设,深入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铸就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品牌。南通立学课堂的提出,不仅拥有地域教育文化根脉、

“立学课堂”:南通崇尚教改传统的当代表达

  中国网·美丽南通讯 在新的历史时期,南通致力于立学课堂建设,深入推进区域课堂教学改革,铸就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品牌。南通立学课堂的提出,不仅拥有地域教育文化根脉、区域课改实践土壤,更表现出立德树人的时代担当。南通立学课堂从“立人”“立根”“立身”三个维度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教学基本问题。南通立学课堂还彰显出“素养导向的学材取舍”“追求公平的教学伦理”“灵动多样的学习过程”“学大于教的评价框架”等特色,实现了课堂改革经验的当代表达。

  立学课堂的地域教育文化根脉

  “立人”是立学课堂的第一要义。“立人”意味着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是文化熏习的场域。考察南通课堂,总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南通味”,与其说是“味道”,不如说是南通教育文化。其实,在20多年前,“南通教育现象”“教育之乡——南通”就成为当时的一个教育热词,数以万计“取经者”难取南通教育“真经”的原因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区域文化造就了南通教育,也造就了南通课堂。今天,不管是否给南通课堂冠名,或冠上什么样的名,总能触摸到其地域教育的文化根脉:首先,南通有着崇文重教的传统。据史料记载,始皇东巡勒石显示南通早在2200年前就是“王政教化”之地,公元952年如皋设县学,980年通州建州学,宋代始设书院。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更是以“父教育、母实业”理念,开创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第一所师范学校等多项第一。其次,南通有着首重道德的传统。“教育即德化”是中国传统教育显著特征,也是南通教育文化的基本品质。考察南通多所百年老校校训,不难发现南通学校的校训,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大体可表现为“忠诚信勇、勤奋俭朴、善德爱群、笃实敦品”等几种类型[],无不彰显出“首重道德,德术兼修”的教育思想,比如:创办于1909年的南通中学的校训是“诚恒”,即:把“诚于做人”作为“修德”之根本,把“持之以恒”作为“治学”之前提。现代教育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其基本理念与之一脉相承,立学课堂正是沿袭了“首重道德”的南通区域教育文化。第三,南通有着崇尚教改的传统。宋代教育家胡瑗是如皋大明乡人,其提出“明体达用”教育思想,推行“分斋教学”“苏湖教法”,史称“自秦汉以来,师道之立未有过瑗者”。当代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从“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再到“情境课程”“情境学习”不断跨越,创建了具有中国气派的“情境教育”模式。目前,更有诸多新生代名师创新教学主张,不断丰厚通派教育内涵,在省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立学课堂”:南通崇尚教改传统的当代表达

  立学课堂的区域课改实践土壤

  第八轮课改催生了南通各县(市、区)的县域“课堂建模”活动,课堂改革风生水起、声名远播,彰显出“学为中心”教改思想,比如:如皋的“活动单导学”、如东的“真学课堂”、通州的“学的课堂”、海门的“学程导航”、通州湾区的“同学课堂”等。自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后,南通于2013年出台了《南通市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试行)》,对市域范围内的课堂教学提出了“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12字”教学基本要求,据此构建了“12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简称为南通课堂教学“12字12条”。“12字12条”是南通各县(市、区)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大“公约数”,有南通好课“共识”之称。“12字12条”直指操作层面,只有行动要点,没有理念阐述;只有操作要求,没有理论建树。基层学校在推进、落实时,虽有具体教改方法、策略的建议与指导,但更留给各地各校自主发挥空间。历经8年的“12字12条”课改实践表明,每一项课改行动背后必然蕴含着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如果缺乏了理论层面的支撑,这样的改革行动很难走远。因此,2019年,南通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目标出发,修订完善了“12字12条”,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课改理念,力求重构“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框架下的南通教学新样态,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至此,南通“立学课堂”概念水到渠成、应运而生,其从本质上讲,立学课堂是源于区域课堂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与发展、名称萃取与提炼,是南通“12字12条”课堂改革实践一次“树旗”行动、“塑魂”行动。

  立学课堂的立德树人时代担当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立德树人”定位于“全面发展”之上,是对党的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大发展。自我国基础教育“进入全面深化课改阶段以后,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课堂教与学的改革是课程改革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场域、主要渠道。开展立学课堂建构,说到底就是顺应“立德树人”新形势、新要求。“立学”课堂就其名称而言,也是出自于“立德树人”之“立”这一朴素的想法而提出,试图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成与学生的课堂学习融为一体。因此,南通推进立学课堂建设,是以立德树人基本理念为引领,以“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为切入点,使课堂教学“从学科知识传授向利用学科知识传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转型,从以训练测试为手段,漠视教学本身的教学存在的“功利追逐的学习”,向以熏染生活为途径、以素养的提升、人格的健全为旨归的“价值引领的学习”转型,[]实现“立德树人”与“课堂学习”互融共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陈杰(作者系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编辑 丛远华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