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常熟讯 “顾爷爷,我们来给您送餐和书啦!”“真的要感谢党,让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日子。”近日,常熟市常福街道谢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爱心餐吧”志愿者给顾永祥老人送去了午餐和党史书籍。而这只是常福街道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连日来,常熟市常福街道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的作用,运用“忆、访、播、讲、践”的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邀请老兵围绕抗美援朝线上讲述革命故事
“红色故事”诉说往昔忆党史
街道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依托文明实践阵地,通过“视频拍摄+现场讲述”相结合等方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红色基因“传”下去。蜂蚁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党史与蜂蚁村红色革命史、农村发展史有机结合,通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进步青年以蜂蚁村大悲殿小学为根据地积极开展地下革命斗争的一系列故事,打造本土化、特色化党史学习教育课堂。景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拓线上阵地,邀请老兵、老党员、非公党员分别围绕“抗美援朝、支援新疆建设、创业发展”三大主题,聚力打造“空中微课堂”,走出一条“微党课”基层宣讲常态化路径,让党员干部在回忆过往中守护初心。
新党员全方位沉浸体验常熟市首个“组团翻建”示范村的独特魅力
“一所三十一站”沉浸体验访党史
街道整合辖区内的文明实践阵地,将“一所三十一站”纳入党史“学习地图”,积极组织新党员等群体走进小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图文展示、现场解说、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大家全方位沉浸体验常熟市首个“组团翻建”示范村的独特魅力。在新建的小义村革命英雄事迹碑前,小义村党委副书记邹凤萍化身“党史宣讲员”,慷慨激昂地讲述本地党史故事,追忆颜大生、叶涛等四位革命英雄先进事迹,感知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街道通过把红色故事点串点成线,形成以小义村从“问题村”到“和谐村”等代表常福发展变化的党课线路,掀起党史学习教育“打卡潮”。
银杏树下的文艺演出打通“听觉+视觉”双重体验
“声情并茂”耳目一新播党史
街道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与全民阅读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有声阅读+群众文艺”,为党史学习教育拓出一方新天地。顶山村把身边红色故事“搬”到线上,开辟“聆阅顶山”党史专栏,紧扣“党史宣讲”“榜样的力量”“党徽在闪耀”等主题,邀请英雄老兵、中共地下党员的家属诉说身边故事,小候鸟少先队员、老党员讲述党史故事,村民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能随时随地聆听线上内容。街道内有一株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古银杏,是苏州地区最大的一颗银杏树,成为本地革命历史的见证者。谢桥社区文明实践站党史“小板凳”课堂走近古银杏,开展“瞻仰千年银杏、回望百年征程”现场教学,同时锡剧《江姐》选段《看长江》、沪剧表演唱《新四军进入沙家浜》、快板表演《不忘历史》等各类文艺作品轮番上演,打通“听觉+视觉”双重体验,让党史学习教育听得见、看得见、有温度。
“青年送学微课堂”实现家门口学党史
“家庭课堂”送学入户讲党史
面对辖区内老党员数量多、比例大的特点,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建31支“党史送学队”,通过“送书上门+现场宣讲”模式,为老党员解决学习难题。其中,勤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运用“青年送学微课堂、红色视听微展播、银龄服务微志愿”的“三微”举措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三色课堂”,尤其在“青年送学微课堂”方面,发挥青年人善于沟通、思维活跃的优势,运用乡音土语以“理论+故事”的方式深入乡村角落、田间地头。而翻身村“送学”分队则是根据村庄实际,抓住热爱阅读的老党员这一关键群体,给以90岁的老党员周希生为代表的老年群体送去《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党史学习书刊,引导形成辐射带动共同阅读的效果。同时将微党课搬到了老党员家中,形成“移动式”家庭课堂,真正实现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学党史。
“红帆三级议事平台”解决群众关心事
“议事平台”听取民声践党史
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街道指导运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中的“议事平台”,催化村级特色品牌,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务实。碧海社区依托集“红帆讲坛、红帆驿站、红帆聊吧”于一体的“红帆三级议事平台”,通过党员分享党史故事、观看红色电影、开展党史知识PK赛、小区问题议事讨论等形式,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推进居民议事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实现由“管大家”到“大家管”的转变。除此以外,光明村“香樟树下”、新义社区“金乡邻老茶坊”、小山村“先锋茶馆”……类似的“议事平台”特色品牌在常福街道内可谓不胜枚举。截至目前,街道依托各类“议事平台”共收集意见建议562条,解决问题425件,真正实现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