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国家高新区国际化参与全球竞争能力排名第21

2020-01-19 13:44:21|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新年伊始,常州国家高新区喜迎开门红,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19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通报,常州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由第28名上升至第24名。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新年伊始,常州国家高新区喜迎开门红,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2019年度国家高新区评价通报,常州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由第28名上升至第24名。

  单项排名分别为: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第19名,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能力第51名,国际化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第21名,高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18名。

  2019年,常州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精准高效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强化高新企业、高新平台、高新资源支撑,常州高新区又一次实现了进位提升。

  苏南自创区建设高质量推进

  2019年,常州高新区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若干科技创新政策意见》《关于印发常州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关于印发常州国家高新区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的若干政策的通知》等相关政策,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奖励力度,完善配套政策奖励和考核体系,有力支撑全区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

  获苏南自创区建设奖补资金2450万元,与苏州高新区、无锡高新区并列。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2019年,净增高企89家,总数达525家。创业企业中简科技“十年磨一剑”,在深创板成功上市;天合光能“不断谋求创新转型”,成为全市首家科创板申报企业。

  宏发纵横、天马集团和三恒科技被评为苏南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产业化基地成果转化示范企业,健亚生物和厚德再生被评为潜在独角兽企业,赛嘉机械等34家企业被评为瞪羚企业,均位列全市第一。

  天地(常州)自动化、三恒科技、方圆制药等3家企业作为参与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重大创新载体加快推进

  先后成功引进中科院遗传资源研发中心、安泰创明新能源材料研究院、中德节能环保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国家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创新服务平台项目签署院省合作协议。

  2019年,常州高新区稳步推进“一院一策”,针对性地提出了个性化“增效方案”,依托各大载体的自身优势科研资源,进一步凝练技术发展方向,增强与“两特三新”重点产业的关联度、紧密度。

  积极探索新型研发机构的新模式、新路径,与上交大合作共建的江苏海博刀工具产业研究院成立启动,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创新中心、华润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筹建加快推进。

  创业平台质量效率转型加快

  分级分类管理全面实施,创业平台质量效率转型加快,创新创业氛围营造加力,在2019年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16家省级孵化器,获A类2家,B类11家;国家级孵化器绩效评价中,三晶孵化器、西夏墅工具产业创业服务中心被评为优秀(A类),全市只此2家。龙琥孵化器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嘉壹度、常工院国家级众创空间通过现场考察。

  截至目前,常州高新区共建有科技创业孵化链条2家(国家、省各1家),江苏省众创社区2家,各级各类创业孵化平台79家,其中众创空间26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13家),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孵化器37家(其中国家级6家,省级12家),加速器16家(其中省级3家),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并举,国有、民营多种投资主体并存,国家级、省级、市级孵化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实现了乡镇、街道(园区)全覆盖,孵化总面积达到了270万平米,成为高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接纳“龙城英才”等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载体。

  产学研深度融合大力度推进

  2019年“5.18”期间,邀请干勇、鲍哲南等9名国内外院士应邀出席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大数据时代健康产业创新大会、智能穿戴设备科技成果发布会等10场高层次活动,主会场签约项目达19个,总数占常州市近1/3,创历史新高。

  推荐的瑞声光学摄像头模组项目在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签约,成为本次全省重点签约项目中常州市唯一项目。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新的一年,常州国家高新区将扎实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奋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新机遇,努力在更高站位、更新视角,更高层次、更新举措上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全面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李昌桂 朱咏梅 谢佳妮)

【责任编辑:许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