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睦邻点” 推动社区大治理——泰兴市济川街道五里墩社区网格化工作模式

2019-12-12 17:19:55| 来源:中国网·美丽泰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近年来,泰兴市济川街道五里墩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党”为根,以“邻”为始,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党建工作站、警务工作站、网

  中国网·美丽泰州讯 近年来,泰兴市济川街道五里墩社区党委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以“党”为根,以“邻”为始,创新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构建党建工作站、警务工作站、网格治理工作站“三站合一”社会治理体系,利用物业用房、车库等场所新建了12个网格睦邻点,遍及辖区内的大部分小区,惠及居民3000余户,架设起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互联互通的“连心桥”,推动“生人”变“熟人”、“陌邻”变“睦邻”。

  一、拓展睦邻党建空间,构建“党建工作站”

  社区党委将党建重心下沉、力量下移,按照网格建党支部,依托“睦邻点”建党小组,完善“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睦邻党小组”组织架构,建设睦邻社区、睦邻小区、睦邻楼组,打造睦邻空间、弘扬睦邻文化,不断拓展党建工作空间。目前,社区共建立网格党支部4个、睦邻党小组12个,由社区在职干部担任网格党支部书记,在职党员、党员楼巷长兼任党小组组长,推动组织生活常态化、制度化。同时,联动在职党员和辖区企事业单位创新“开放式”主题党日、“党建文化节”等形式,积极开展各类党建活动,推动党建联盟高效运转。

  二、深化警网融合模式,构建“警务工作站”

  社区在睦邻点设立“警务工作室”,社区民警由原来的“下”网格真正变成“在”网格。“睦邻点”警务室与网格长、网格员工作融合推动,实现三个共同。一是共同走访。网格长和警务人员结对成组,共同入户走访,采集居民信息,完善“一标三实”;关注重点人员,包案化解矛盾;慰问弱势群体,共解实际困难。今年来,网格长和警务人员共走访群众3000余户,泰兴网格平台人房关联信息完善率达到85%以上;形成重点包案小组8个;结成结对帮扶对子5个。二是共同宣传。警务服务站加大对群众安全常识的宣传力度,全面打造集防范、宣传、服务于一体的治理模式,配合网格员发放扫黑除恶宣传单3000余份,安全防范手册1000余份,参与社区军警民大联防50多次。三是共同化解矛盾。睦邻点警务服务站深入网格、毗邻居民,群众发生矛盾,警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挥职能优势,依法调解,真正做到矛盾发现在最早、化解在最小。今年,睦邻点警务工作站共化解群众矛盾15起,有效预防了矛盾激化,获得了辖区群众一致好评,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创新网格治理模式,构建“网格工作站”

  社区党委依托睦邻点建立网格工作站,将网格工作力量下沉到基层一线,全面提高网格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推动巡查常态化。社区进一步调整网格设置,将辖区划分为15个治理网格,招录15名专职网格长,将26名中心户长纳入网格管理队伍,并精心挑选45名热衷社会事业的党员担任楼巷长,吸纳300余名机关在职党员进网格服务体系,成立8支在职党员志愿服务队,配齐配优配强了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力量。落实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党员楼巷长每天巡查、在职党员每月走访机制,实现人到格中去,“面对面”收集民意,在网格中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今年来,社区各网格上报各类事件3000余个,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二是推动服务常态化。通过合理规划,在有条件的睦邻点设置多功能活动空间。根据居民需求,结合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开展“五里情怀·邻里节”系列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居民交流,拉近邻里距离。近年来,社区围绕社会治理、居民服务,打造了“好邻居公约”“双点双选”“四点半学校”“老干部四就近”等多个服务项目,真正做到“心贴心”抓好服务, 把社区服务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三是推动自治规范化。依托睦邻点,推广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社会治理模式,搭建睦邻议事、睦邻论坛等平台,商量小区大事、调处邻里琐事、解决各家难事、办好各类实事。社区围绕孝老爱亲、文明养宠、垃圾分类等内容,打造睦邻文化,形成“五里情怀”“五里礼数”“五里公约”,有效推动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今年,社区依托网格工作站发挥网格工作力量,积极引导、主动作为,召开物业公司、物业委员会、居民代表会议20多次,较好解决了新能源物业问题,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近年来,五里墩社区不断探索网格化社会治理新模式,在“睦邻点”上实施“三站合一”,充分整合网格内各类资源,初步建立起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网格化治理格局,取得了一定成效。下一步,社区党委将进一步深化网格化治理模式,用足治理力量,用好治理平台,努力实现网格化社会治理由精细化向精准化转变。(曹健 顾晓斌 李朝鹏 曹军)

【责任编辑:DH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