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常态更温暖

2019-11-15 10:00:34| 来源:中国网·美丽泰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2018年,泰兴市以自然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划分1271个社会治理网格,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中心户长担任网格员,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设,集成开展自

  中国网·美丽泰州讯 2018年,泰兴市以自然村(社区)为基本单元,划分1271个社会治理网格,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长,中心户长担任网格员,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建设,集成开展自治、法治、德治工作,不断激发基层自治新活力、全面构建法治新秩序、有力弘扬德治新风尚,村(社区)多元治理的质效得到明显提升。

“网格+”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常态更温暖

  实施“网格+党建”,发挥三个作用,党建引领网格化社会治理格局全面形成。夯实基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市委组织部与市委政法委密切配合,进一步完善“村(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组(小区)党小组—党员楼巷长”社区治理架构,建立网格支部,把网格化治理作为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强化政治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机制引领,组织党员群众、民警、乡贤人才和业主委员会、社会组织、物业公司、驻网格单位,共同参与自治、法治、德治活动,基层治理的组织优势明显提升。凝心聚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网格党支部与驻网格企事业单位共建,引导广大党员群众、物业主、乡贤等积极参与网格治理,在职党员积极回社区开展“六带头”和争做“四个合格”党员活动,“大走访大落实”、“军警民”治安大联防等活动网格内党员参与活动率达90%以上,在职党员回社区(网格)报到率、参与活动率达100%。示范引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网格开展“三带三示范”活动,即推行书记带党员,在率先垂范上做示范;党员带乡贤,在发挥作用上做示范;乡贤带群众,在共建共治上做示范,增强了党建工作在乡村(社区)治理中的带动力,促进了重心下移、聚焦基层。

“网格+”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常态更温暖

  实施“网格+自治”,建立三个体系,网格微自治能力有效提升。建立议事体系,为自治添动力。村(社区)的党群议事会、睦邻议事会等民主机构向网格延伸,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实体化、常态化。“四清两化”、环境保护、土地流转、宅基地审批、救灾救济、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事项,坚持在网格内进行民主协商,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建立管事体系,为自治加合力。网格长、网格员组织村(社区)民代表签订遵守村(社区)民公约承诺书,强化居民“我制定、我承诺、我执行”的自我约束意识,实行群众的事群众管、网格的事有人管,切实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建立监督体系,为自治增潜力。推进“四民主四公开一直评”监督,完善“线下”监督体系,村务财务坚持每季度在网格内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矛盾纠纷、信访问题,通过周围群众上门劝导、说事论理、集体表决等方式,坚持在网格内解决;党员评定、网格长网格员测评、村民褒奖等事项,坚持在网格内评议。

“网格+”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常态更温暖

  实施“网格+法治”,搭建三个平台,网格依法治理水平明显提高。搭建法律培训平台,“手把手”传道授业。定期邀请村(社区)法律顾问,公安、城管、环保、司法等职能部门进村(社区),对网格长、网格员开展法律业务培训,就网格内开展治理工作所需的行政执法、婚姻家庭、治安防范、城建环保等方面的法律知识、技能进行面对面的传授,把网格长、网格员培养成懂法能解惑、依法会办事的能手。搭建法治宣传平台,“点对点” 答疑解惑。利用网格内法治宣传栏、“法润民生”微信群和上门宣传的方式,拓展法治宣传阵地,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治常识、典型案例宣传到家庭、宣传到重点人员,让群众学法、知法、守法。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实打实”定纷止争。定期组织公检法等政法部门、村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员进网格开展法律咨询、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治体检”等法治服务活动,引导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依托网格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六无”村(社区)、“五无”网格创建,开展遵纪守法户、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为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

“网格+”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常态更温暖

  实施“网格+德治”,打造三个阵地,网格崇德善治内涵不断丰富。打造家庭美德阵地,立好家规家训。在网格内开展赛家风活动,动员和组织每个家庭立家规、传家训、赛家风,以网格为单位统一制作家风门牌,在每家每户门口悬挂,自觉对照,接受监督。打造道德宣传阵地,颂扬典型正气。坚持用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充分利用美德善行榜、网上村(居)委会、先锋e家、乡亲微信群等宣传阵地,张榜公布,大力宣传最美党员家庭、最美儿媳、最美志愿者等典型,形成以德育人、以文化人的德治阵地。打造道德评判阵地,引导崇德向善。建立由乡贤组成的网格道德评判理事会,定期评议网格家庭践行家风家训情况,在网格内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开展年度“本村(社区)好人”“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好婆婆”“好儿媳”等系列评选活动,以正面典型推动家风、民风、村风进一步提升。

“网格+”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常态更温暖

  实施“网格+服务”,推行三种模式,网格民生服务更加到位。推行“网格”服务模式。开展“巡格”服务,要求网格长带领网格员每周全面走访网格不少于3次,到群众家门口开展问需服务,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开展代办服务。制作“便民联系卡”,将村“两委”成员、网格员的电话和服务服务事项都标在上面,逐一送到每户村民家中;开展志愿服务。组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开展助残、帮困、扶危、敬老等志愿服务活动,提升了网格服务能力,丰富了网格服务内容。推行“网络”服务模式。通过门户网站、微信搭建了“518爱心服务联盟”、“情暖华泰5880”等网络服务平台,相关审批手续等都通过网络办理,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办事不出村(社区),让民生服务“看得见、摸得着”。推行“入户”服务模式。对建房、医保、养老保险、残保、低保等办理工作,由网格长和网格员直接入户办理相关手续,对低保、五保、优抚、特困等特殊人员实行结对帮扶定期开展上门服务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假日服务、即时服务、预约服务等精准服务活动,扎实推行党建工作联做、社区资源联享、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公益事业联办、和谐社区联建的社区治理模式,形成了群众诉求及时回应、矛盾纠纷一线化解、社区事务共同办理、一人有难众人相助的和谐局面。(张光明 高步明)

“网格+”让社会治理更精准更常态更温暖

【责任编辑:许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