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沈北新区河道堤防管理所所长朱文铎说,辽河由于长时间实行多部门上下游分段治理,造成“多龙治水难治本”的尴尬局面。
朱文铎:炉灰了、砖头瓦块的还有农药,一到雨季水一大就冲到下游,上游是铁岭地盘咱也管不了,下游我整的再好它也还往这冲。
七龙不如一龙,辽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流域管理体制上的新突破,管理局宣教处处长范超说,设立流域专门机构——辽河保护区管理局,职责、权利进一步明确。
范超:划区设局,单独把辽河干流划定保护区1800多平方公里,七个部门涉河的相关职能交个这一个部门来执行。
从2011年起,辽宁下死令对辽河两岸千米范围内进行生态封育,退耕还河,把河滩地以每年每亩60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回租”,让辽河休养生息。目前,辽河干流两岸植被覆盖率从13.7%达到63%,彻底消灭了劣五类水质。但辽河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忠国坦言,他并不轻松。
李忠国:在全国率先摘帽来之不易,但如果守不住底线,处理不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随时都有二次戴帽的可能。
李忠国口里的“二次戴帽”指的就是他每天要面对的岸上的各种垃圾。环境好了,岸上的野外烧烤,乱扔杂物等行为却越来越多。沈北新区辽河局副局长那大伟很清楚碧水工程面临的“新威胁”。
那大伟:目前,我们这的干支流已经稳定在四类水质,河虽然清了,但在岸上还存在农村面源污染的威胁,也是我们下一步将要整治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