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环保 > 污染曝光 > 正文

湖南一村庄河水砷超标1000多倍 157人致癌死亡

发布时间:2014-03-25 07:43:48  |   来源:中新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春天已至,正是播种希望的季节,对于在土地上耕作的农民来说,春耕预示着这一年的收成、收入。但在湖南省石门这里,遗留下来的雄黄矿矿区的污染,让周围的农民很难进行春耕。

    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鹤山村村民唐熙志大爷告诉记者,当地看上去很清澈的河水里面含有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砷,用这里的水浇地禾苗很快就会死掉。不仅河水不能灌溉,就连此地的地下水都存在砷超标的情况。唐大爷告诉记者,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当年建在河道上游炼制砒霜的雄黄矿肆意排污,倾倒废矿渣造成的。直到现在,河里都能找到很多“砒灰渣子”。而村民口中的“砒灰渣子”就是没有炼干净的雄黄,烧熟以后白色的就是砒霜。鹤山村村民龚兆元告诉记者,当年炼砒和生产硫酸的矿渣,成年累月地堆砌在这条河边,残留的砷便直接流入河里。

  雄黄,是一种橘黄色粒状固体或橙黄色粉末,其主要化学成分为硫和重金属砷。高品位的雄黄矿被用来制药、工业防腐、农业杀虫和制造烟火。唐大爷介绍说石门县雄黄矿石资源丰富、品质好,1956年国家建矿开始用土法人工烧制雄黄炼制砒霜,并用炼砒炉尾气生产硫酸,不计其数的砒霜、雄黄粉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送出去,送往中国甚至世界的各个加工厂,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为这片土地创造了光荣和财富,同时也深埋下砷中毒的种子。多年来,矿区生产硫酸的废水以及炼砒过程产生的砒灰和二氧化硫,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出来污染了环境,提起当时矿区生产时的场景,现在唐大爷和村民们仍历历在目。

  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区

  村民告诉记者,当年雄黄矿生产的时候是废气漫天飞、废水满沟流、废渣到处堆,如此状况长达20多年,给当地水质和土壤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978年,国家停止雄黄矿的炼砒行为,随后建起了硫酸厂和磷肥厂,但污染排放仍旧持续着,直到2011年这些企业因为污染问题才被彻底关停。从1978年停止炼砒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现在鹤山村旁的山上仍是光秃秃一片,与周围山上满眼绿色的植被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此地是亚洲最大的雄黄矿区,是当年炼制砒霜和生产硫酸的地方。据炼砒工人介绍,矿石中20%可以提炼成砒霜,剩余80%的废矿渣便被露天倾倒在河道边上。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砒灰便从烟囱中冒出,向四周扩散。方圆30多平方公里的面积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离它最近的鹤山村是受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雄黄矿周围的企业已经被关停三年了,但是那些硫酸厂和磷肥厂等企业造成的污染已经深入影响了当地的环境。龚兆元今年68岁,去年9月份被石门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鲍温症,医生在后边加注“慢性砷中毒属皮肤癌”。龚兆元指着腹部接连的几块伤口告诉记者,他现在这个病就是砷中毒引起的,身上长的这个黑东西,一到天暖就发痒,一发作起来钻心地痒,开花发烂,流脓水,然后又结痂。不能抠,一抠一个坑,它又会跑到别的地方继续长让他苦不堪言。距离村庄最近的磺厂医院能做排砷解毒治疗,但一次费用就在3000元左右,由于重金属解毒药物目前还不在新农合的基本药物目录,高额的医药费龚兆元无力承担,龚兆元每月只好去医院开些便宜的消炎药涂抹,以便减少皮肤癌病状发作。由于患病他已经无法再干重体力活了,靠种地为生的他自然也就没有了收入来源,为了生计只能强忍着病痛在自家小院子里种些菜吃,可没干多一会儿龚兆元便停了下来。

  157人因砷中毒致癌死亡

  村民们认为现在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雄黄矿生产时肆意排放造成的砷污染,他们多次找到矿区讨要说法,一直到2003年初石门县白云乡代表湘雄公司做出回应,同意给每位砷中毒村民一次性补偿医药费、丧葬费共计1000元,虽然做出了补偿,但这1000元补偿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村民来说显得杯水车薪。

  根据世卫组织以及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每升饮用水中砷的含量不能超过0.01mg/L,而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世纪90年代在石门矿区附近做“砷暴露研究”表明,矿区附近的鹤山村河水含砷量达到0.5-14.5mg/L,超出标准上千倍。

  据不完全统计,距离雄黄矿百米之外的鹤山村全村700多人中,有近一半的人都是砷中毒患者,村中患癌症的人比比皆是。根据磺厂医院的初步统计,近二十年来,因砷中毒致癌死亡的已有157人,而且因砷中毒引发癌症的患者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年龄也在逐步年轻化,砷中毒在这个村子已经是见怪不怪的事情了。

  原文链接: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3-25/5988176.shtml?qq-pf-to=pcqq.group

热点资讯
精彩推荐
出行指南针
每日能量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