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环保 > 热点资讯 > 正文

秸秆养菌菇 残渣作肥料

发布时间:2016-09-23 07:04:33  |   来源:浙江在线  |   作者:佚名  |   责任编辑:DH012
浙江在线环保新闻网,提供最及时权威的环境保护资讯、引领社会绿色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节能上品、绿色产业、打造最具影响力的环保互动平台,更多环保图片、视频尽在浙江在线环保新闻

   浙江日报9月23日讯 9月22日,记者走进位于金华市金东区塘雅镇工业园区的浙江广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只见恒温室内一排排菌包上长满海鲜菇。不远处,工作人员正忙着采收,这些海鲜菇统一包装后将销往杭州、上海、南京等城市。

  “这些菌包的部分原材料,就是废弃秸秆。”金东区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陈文华说。秸秆菌包产菇后,菌渣通过加入无害化添加剂,经发酵后可产出绿色有机肥料,加入尿素、麸糠经低温发酵后,可产出无污染的高蛋白饲料,菌包塑料袋也可回收制成塑料颗粒。

  金东区多丘陵,拥有丰富的农林资源,农林秸秆废弃物多。未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时,金东区每年有数万吨农作物秸秆被丢弃或焚烧,严重污染当地环境。近年来,金东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通过发挥农林企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大户的作用,开展秸秆、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这种方法,不仅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大气的问题,还能变废为宝,为企业和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据金东区农林局统计,今年1月至8月,金东区秸秆产生量为18.2万吨,可收集秸秆6.8万吨,目前已综合利用秸秆6.13万吨。生产海鲜菇的广诚生物科技公司是金东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排头兵”,每年约有2300吨废弃秸秆在这里被加工为食用菌棒,年生产海鲜菇3600余吨。近期,该公司计划再投资1.8亿元,引进智能化金针菇生产项目,新建菇房总面积扩至3万平方米。预计每年增加综合利用秸秆2.5万吨,实现年总产值1.5亿元,解决周边村镇500余人就业问题。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