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环保 > 热点资讯 > 正文

暖执法 真帮扶——走近淮安市生态环境执法一线

发布时间:2023-01-29 12:11:38  |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   作者: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   责任编辑:DH010
固废摇身一变,成了玻璃制造的基础材料。与原配方相比,优化后的配方纯碱使用量每天大约降低70—100KG,年创造价值约提升11万元,年节约处置费用6万元

暖执法 真帮扶——走近淮安市生态环境执法一线

  “每年近百吨的固废储存难、处置难,在环境执法人员帮扶指导下,公司经过技改努力做到变废为宝,现在同行纷纷过来取经。”洪泽县港宏玻璃瓶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自豪地说。

  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这是江苏省淮安市洪泽生态环境局精准服务企业变废为宝的一次生动实践。

  这家公司年产3亿只玻璃瓶。熔化玻璃的玻璃窑炉排出的烟气经过脱硝、布袋除尘后会产生大量粉尘固废。2022年1月,洪泽生态环境局高良涧执法所执法队员深入公司检查固废仓库现场,发现仓库过满,长期不能及时规范处置,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环境执法队员通过环评分析整个生产原辅材料和生产工艺,掌握固废粉尘的具体成分,根据分析数据,提出将其全部回收再利用的设想。公司积极采纳建议并组织团队投入研究攻关,并对现在使用的玻璃原料配方进行合理优化,将固体废物(沉积下来的粉尘)分三步逐步应用到现在使用的配方中进行配料,终于成功地将粉尘再次投入玻璃窑炉里进行熔化,形成没有污染的玻璃制品,实现固废零污染循环利用。

  固废摇身一变,成了玻璃制造的基础材料。与原配方相比,优化后的配方纯碱使用量每天大约降低70—100KG,年创造价值约提升11万元,年节约处置费用6万元,年减少一般工业固废90吨。污染排放减少,经营利润增加。在生态环境执法人员的帮助下,企业除了重视“看得见”的经济账,还算明白了看不见的“环保账”,这“两本账”将让企业走得更加长远。(图文/淮安市生态环境局)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