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泰州讯 2019年,泰州市生态环境系统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创新实施“健康长江泰州行动”,持续深入向环境污染宣战,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大气PM2.5平均浓度下降到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4%;空气优良天数比例75.3%,改善情况全省第一;创新开展健康长江泰州行动,国省考断面优III比例91.7%,连续五年保持全省领先,饮用水源地(备用)100%达标。运用《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查处案件列全国第一方阵,得到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全国入河排口排查整治试点工作得到翟部长批示肯定;全国生态环境遥感监测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此外,深入推行“专家治厂、科学治污”,连续两年举办人才技术交流会,为企业和人才搭建平台。
过去的一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各地、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治水、治气共同发力,泰州的地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部翟青副部长对此项工作专门作出批示,泰州市围绕“查、测、溯、治”四项任务,立足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努力形成行之有效、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方法与经验。
一是完成三级排查。在部执法局的指导帮助下,做好技术排查、现场排查和重点核查等三级排查工作。在全境97.78公里长江岸线向陆地纵深3-5公里范围内,坚持“有口皆查、有水皆查”。7月5日,部执法局反馈该区域排口总数1222个,其中:直接入江的排口436个,包括雨水、灌溉、排涝等排口372个和直接通江的一级河流64条;排入一级河流的排口597个;排入各类沟汊、水渠的排口189个。
二是坚持边查边改。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型分步骤抓好清理整治工作,第一时间消除污染隐患。对位于环境敏感区域内的排口,及时整治封堵;对在市政管网范围内的排口,加快清理合并,实现截污纳管;对确有必要保留的,及时予以规范。
执法人员现场采样
三是建立排口档案。按照“一口一档”的要求,建立排口台帐。同时,创新设立排口“身份证”,对排口进行分类标识,每个标识牌上均设置二维码、排口标号、经纬度、排放去向以及监督电话,注明单位名称和排放因子等要素,方便群众进行监督,已于5月16日成功实现扫码查询。
四是全面开展监测。部水司将排口初步分为工业企业、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城市雨洪、农田排水、其他等七大类,又将工业企业排口细分为接管排口、清下水排口和直排口,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口细分为生活污水排口、工业污水排口和混合污水排口,分类制订监测方案,科学有序推进排口监测工作。依托江苏省泰州环境监测中心,调度全系统监测力量,7月23日,已完成泰兴市372个排口的监测工作,正全面推开。(周俊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