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首页 > 环保 > 热点资讯 > 正文

见缝插绿应绿尽绿 南京林木覆盖率跃居江苏第一

发布时间:2019-03-08 17:56:30  |   来源:人民网  |   作者:马金  |   责任编辑:DH020
南京市2018年度合格成片造林面积约1.7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万亩造林计划任务。抽查江宁湖熟街道2017年度造林保存状况显示,造林保存率达100%。

  植树节前夕传出好消息,根据江苏省林业局最新审核认定,截至2018年年底,南京市林木覆盖率达31.15%,超过徐州,首次跃居全省第一。

  从2002年起实施“绿色南京”战略,深入开展绿化造林,至2016年林木覆盖率实现翻番,从2016年的29.86%到2017年的31.02%,再到2018年的31.15%,林木覆盖率不到1%的提升,却是南京突破造林空间日益减少的瓶颈,为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付出的巨大努力。

  沿水、路、村庄见缝插绿,打造绿色生态廊道

  眼下已是惊蛰时节,蛰虫而动,万物生长。宁启铁路六合段,在铁路两侧扎根刚满一年的中山杉、榉树、栾树等数万株林木,在阳光下全力呼吸吐纳,为生长蓄积能量。园林工人们正在逐排“检阅”,补植、覆土……通过精心养护,要保证它们一年成活、两年见绿开花、三年成景。

  相对省内外一些城市,南京丘陵山地占国土面积比重较小,水域面积占比较高,可绿化面积相对较少。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去年我市开始实施“加大造林力度提高林木覆盖水平三年行动”,以绿色通道、沿水防护林带、生态脆弱区环境修复、美丽乡村和经济林果产业建设为重点,大力开展绿化造林,当年便绿化造林3.85万亩。

  “沿水、沿路、沿村庄见缝插绿、见空补绿,打造绿色生态廊道。”市绿化园林局林业发展处处长罗心宁介绍,包括宁启铁路在内,我市重点对“十三五”期间已建或新建的宁安高铁、淳芜高速、S340省道、S341省道、S246北延线等干线道路两侧进行绿化,进一步完善南京绿色通道生态网络。同时,沿长江、水阳江、滁河、秦淮河、石臼湖、固城湖等跨流域河流、湖泊和45条省级骨干河流建设防护林带。还充分利用村庄拆迁合并等形成的空闲地,围绕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增加绿化面积。

  激励发展特色经济林,荒山荒地变“宝地”

  3月6日,高淳区桠溪镇一大片竹林里,种植大户高山虎正忙着安排工人挖笋、打包、装车,准备销往常州等地。“这几天是出笋高峰,我种的80亩早园竹,现在每天能出笋1000多斤。”高山虎告诉记者,高淳很多农户和他一样,利用不太适宜种田、种菜的荒山荒地种植早园竹,“每亩净利润至少1.5万元,高的达到2万元出头。”

  “这是经济林,更是生态林。”高淳区林业站站长刘建水说,为了扩大绿化面积,高淳区近年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政府补贴等政策,激励普通农户、种植大户种植早园竹等特色经济林。竹苗栽植5年后才能满园出笋,而这头5年农户们整地、种苗、施肥、养护,平均每亩要投入1万元成本,为此,“成片10亩以上,市级每亩一次性补贴2000元,高淳区再每亩每年补贴1000元,连补3年。”刘建水告诉记者,农户们一算账,每亩前期投入成本可节省一半,种植积极性很高,仅2018年,高淳区就新增早园竹面积超过3500亩,“荒山荒地已经变成了绿色‘宝地’。”

  而在六合等区,补贴政策激励下,农户们种植薄壳山核桃、油用牡丹等特色经济林果,赚到钞票的同时,也为绿化建设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

  栽植、管护提质增效,造林保存率100%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享受得到绿荫,让乡村保留乡土情趣,2018年,我市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彩色化、珍贵化、效益化”提升要求,进一步提高村庄绿化实施标准,共建成“三化”示范村55个。同时,大力推动乡村林荫道建设,2018年全市建成乡村林荫道791公里,栽植榉树、栾树、银杏、枫香、乌桕、无患子、樱花等20多种共15万株行道树。城乡“绿色隧道”相连,处处绿树成荫,未来可期。

  植树造林,“种下去”还要“养得好”。罗心宁介绍,2018年,各区农林部门克服夏季台风、冬季大雪等恶劣天气影响,对新栽树木实施精细化管养。市绿化园林部门组织人员对新造林进行100%实地核查,督促确保没有虚报、瞒报情况发生。

  “大力度推进绿化资源‘三化’提升,南京市造林规格与标准得到了显著提升。”省林业部门在“南京市2018年度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情况报告”中如是评价。去年11月,省林业局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组对南京开展了为期10天的综合监测。结果认定,南京市2018年度合格成片造林面积约1.7万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万亩造林计划任务。抽查江宁湖熟街道2017年度造林保存状况显示,造林保存率达100%。

非遗江苏
人文江苏
出行指南针
智慧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