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黄桥街道:又是被“桥见”的一天

2024-06-18 14:32:34|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彼时的虎丘山下、黄土桥边、田野鱼塘遍布,相城区黄桥街道是有名的“粉青之乡”,从初生牛犊的逐光而行,到意气风发的扬帆起航,变的是创新,不变的是初心。

  山前相见,以水为邻,蓝天、碧水、小桥……彼时的虎丘山下、黄土桥边、田野鱼塘遍布,苏州相城区黄桥街道是有名的“粉青之乡”,从初生牛犊的逐光而行,到意气风发的扬帆起航,变的是创新,不变的是初心。

苏州黄桥街道:又是被“桥见”的一天

  桥见——崇尚奋斗、成就事业的创业基因

  黄桥在20世纪末就是享有盛誉的“民企之乡”,更是苏州远近闻名的“老板镇”。这里先后孕育出一千四百多家民营企业。可以说,蓬勃发展的民营经济是黄桥在改革开放历程中树起的一面旗帜,一脉相承的“创业基因”深埋在黄桥人的心中。

  一路披荆斩棘,一路栉风沐雨。在老一辈黄桥人创业精神的指引下,迈入新时代的黄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决扛起“经济大镇”担当,坚持“内培外引、近悦远来”的产业发展思路,紧扣相城“双中心”的定位和“3+3+X”产业体系,将科创转化、数字赋能、设计驱动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引擎。

  以“创新研发、智能制造”作为产业方向,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工业设计等四个高端产业以及数字经济、成果转化、算力安全等新兴产业。春菊电器、冯氏动物实验、顶地电气、华源电气、迪飞达电子、吴通电子、冠科工业等一批本土企业纷纷增资扩产,为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带来了崭新的驱动力。

苏州黄桥街道:又是被“桥见”的一天

  桥见——鲜明的气质、别样的魅力

  今天的黄桥,生态环境更加优越。虎丘湿地公园、荷塘月色湿地公园分列南北,西塘河沿线打造的绿色走廊贯通南北湿地,构筑一个C形生态保育区,总体呈现“南北湿地、西园东城”的空间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城市肌理,构建起黄桥永续发展的“绿心”。

  今天的黄桥,配套设施日臻完备。随着相城中学(高中部)、苏州大学相城实验小学(暂定名)等相继落地,“家门口的教育”更加优质。黄桥文体中心建成投用,悦邻广场焕新登场,宜居指数不断提升。体卫融合、家庭医生、健康义诊……健康惠民工程更加“接地气”“合民意”。

  今天的黄桥,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漫长的岁月里,黄桥人立足一方秀水沃土,打出了闪耀的“渔文化”“桥文化”“荷文化”名片。《苏州黄桥粉青鱼宴烹饪技艺》也成功入选第八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今后,黄桥人将用自己的热爱守护这些文明瑰宝,将传统文脉基因融入现代城市发展之中。

  放眼黄桥,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动人画卷正在徐徐铺开,一派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发展景象正在日新月异,这里已经成为创业和生活的理想之城。

  桥见——广阔的舞台、上升的空间

  从2021年开始,黄桥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随着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落地,黄桥的“三生”空间得到进一步重塑,全域城市设计正由蓝图变为现实。

  与此同时,黄桥全力构筑“1+2+N”高能级平台,先后保障“国字号”苏州实验室相城基地、上海交通大学长三角(苏州)创新研究院等高端科创平台落地,前瞻性建设了长三角安全和算力产业园、苏州数字大厦等数字经济产业载体。

  大力推动绿色生态生产力,青苔国际工业设计村(一期)建成开业,荷兰智造产业园、苏州智造产业园、IMS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塔吊林立、热火朝天,企业集群化、组团式发展优势正加速形成。

苏州黄桥街道:又是被“桥见”的一天

  桥见——高效的服务、创新的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得以扎根的土壤。黄桥聚焦打造“企业最有感”的营商环境,推行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积极引导宣传“一件事一次办”,持续完善帮代办服务体系,实现多个“拿地即开工”“竣工即登记”项目,积极对接街道拟供地建设项目和待竣工项目,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以街道企业服务中心为载体,建立健全常态化走访机制,靠前服务,主动走访,及时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及项目建设和行政审批手续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面对面听取企业家意见,闻风而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以此来撬动“营商环境向阳开,政企同心向未来”。

  制定涵盖落户奖励、转型发展补贴、贡献奖励、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用心用情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生活配套等关键小事,为黄桥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人才、金融、平台等支持,推动“燕归巢”回归经济的发展,亲商兴贸的一流营商环境正在加速形成。

  时代眷顾奋斗者,星光不负赶路人。无数的新老黄桥人,无数的拼搏企业,都曾经为这里的崛起和蝶变,努力过、奋斗过、拼搏过,这才有了黄桥的,一路向前,步步生花,未来,愿我们的黄桥,被更多目光“桥见”。(图文/相黄萱)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