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2022-11-03 15:33:01| 来源:中国网·美丽苏州|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活动现场,交通部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任务项目正式启动。苏州市数字交通联合实验室揭牌,将在交通信号智慧化应用、路口路段设备共建共享、高速公路测试等方面大力探索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11月3日,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开幕,大会发布了《苏州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白皮书》,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和举措;两批产业生态合作签约、两批产业项目签约,为苏州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强大动能。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活动现场,交通部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任务项目正式启动。苏州市数字交通联合实验室揭牌,将在交通信号智慧化应用、路口路段设备共建共享、高速公路测试等方面大力探索,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的一体化。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苏州布局:构建智能车联网产业生态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车辆领域的能源革命,我国新能源汽车呈井喷式发展。据统计,从今年的1月到10月,新注册的新能源汽车有420余万辆,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具备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有288万辆。辅助驾驶的渗透率达到32.4%,同比去年上升了46个百分点。

  而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也在近几年得到迅猛发展。站在智能车联网产业集群发展的新风口,苏州紧紧抓住了新机遇,更加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深化多层次互信互证和全方位互联互通,聚焦智能汽车、智能道路和信息交互三个重点领域方向,吸引全球创新资源,全力打造出国际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集群,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智能车联网产业生态。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活动现场,苏州市工信局局长万利发布了《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以及《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披露了苏州市智能车联网的产业现状。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苏州构建以智能汽车基础支撑信息交互为核心的完整产业链生态,覆盖了自动驾驶算法,激光雷达、高精地图、高级辅助驾驶大使等三十余个细分领域,已集聚智能车联网相关企业33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家,独角兽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

  空间布局逐步优化。苏州智能车联网产业主要分布在相城、苏州工业园区、常熟和吴中区,其他各县级市也正在积极布局。相城区,积极打造智能车联网产业技术研发创新区、基础设施样板区和示范应用先行区。苏州工业园区瞄准产业链关键技术环节,重点开展了新产品的研制等。常熟市重点支持智能车联网联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吴中区积极探索智慧文旅、智能网联相结合的双质样板产业先行区。

  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2020年7月,苏州5G车联网城市级验证与运用项目成功获批了国家5G车联网新基建项目,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入选项目,项目构筑车联网平台、5G通信网和路测感知网。面向政务、商务和个人三大方向应用,全市智能测量网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资金已达4.4亿元,实现了智能网联道路区域内5G网络的全覆盖,为近600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提供真实道路的环境。

  示范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全市以明年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落户苏州为契机,坚持网联赋能+单车智能发展路线,大力培育智能网联汽车的应用释放场景。网联赋能方面主要有车端与路段的感知融合,信号灯的推送、行人过街预警、交通路况提醒、无人公交车和无人出租车、自主代客泊车、景区、无人服务车等。单车。智能方面主要有无人出租车、无人配送、无人重卡、智能环卫、无人安防等场景。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相城深耕:加强车联网应用深度广度

  当前,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全国各地纷纷扩大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范围,深入探索无人化测试和商业运营路径。苏州市相城区拥有区位与交通的双重优势,跨越发展的最佳产业环境。苏州市相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伟介绍,相城区是苏州最年轻、最具潜力和活力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相城区战略地位愈加突出,相城区也是牢牢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主动抢抓重大战略新机遇,深耕拓展集群赛道,高质量发展提级步稳、质效提升。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此次大会上,相城区全域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交通系统发展白皮书》发布。相城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开放相城区全域489平方公里、道路里程1906公里作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区域。开放苏州高铁新城28.9平方公里、道路里程162公里,作为有条件开展“主驾无人”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和示范运营。开放S17在内的高速公路进行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示范运营探索,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为智能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与此同时,苏州高铁新城委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编制的《苏州高铁新城车路协同自动驾驶交通系统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为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建设、城市智慧道路部署、运营商服务管理以及政府决策智库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宏构未来:千亿级集群呼之欲出

  按照《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的目标布局,要构建以相城区为产业发展核心区,工业园区、常熟市、吴中区为重点区,吴江、昆山、张家港、高新区、太仓市、姑苏区等为联动区的1+3+6的智能车联网产业空间布局。到2025年全市智能车联网产业规模超1000亿,集聚产业的相关企业超1000家,营运业务规模超100亿的企业1-2家,超50亿元元的企业3-5家,超10亿元企业10家,超5亿元企业的50家。累计建成20家省级以上科载体取平台,100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在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形成一批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车路协同路测的设施,道路改造里程超1000公里,投入示范应用车辆超3000辆,部署车联网路测单元边缘感知和计算设备5000个,逐步实现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的大规模的商业应用。打造1-2个国家级车联网的检验检测中心,构建覆盖产业链各环节以及各类应用场景的测试验证体系。

苏州市智能车联网产业创新集群推进会暨第四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在苏州相城举办

  围绕此目标布局,形成了六大主要任务。第一,提升产业自主创新水平,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鼓励整车企业与智能车联网企业加强合作,集成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建设重大的科技创新平台,重点围绕创新研发、检验验证、产业投资、企业孵化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试验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落实各项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推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联合相关高校与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共建技术联合实验室,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第二,加快全产业链的布局发展,做强车联网产业的上游新型零部件产业,优化中游的智能整车发展,探索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评价体系,探索下游的商业化运营服务,提升公共交通领域的应用规模,探索数字人民币的功能融合,加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推动区域协同发展。加强长三角区域的产业联动。

  第三,加大重点企业的培育力度,构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加快招引行业的优质企业,支持企业制定行业标准,强化知识产权的内核支撑,包括智能车联网产品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等。

  第四,完善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推进道路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加快部署智能道路的基础设施,开展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各类行业服务平台与智能车联网互联互通。加强CV2X的网络覆盖应用,加快5G通信等网络建设落地,构建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车用无线的通信网络。

  第五,全力推进示范应用牵引,持续推进5G车联网的示范城市建设,争创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加快双智城市的创建工作,加快城市出行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工作。

  第六,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聚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提升科技金融的服务能力,提升数据安全的保障水平,筑牢数据安全防护屏障。持续优化完善政策法规,加快推动智能车联网的立法工作。(文/李根林 李媛媛 图/高铁萱)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