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苏州讯 近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第一批18个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自动驾驶和智能航运方向),苏州申报的“苏州城市出行服务与物流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项目”成功入围。项目方向为自动驾驶,这也是江苏省唯一入围的项目。
《通知》指出,试点期间(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将在苏州市高铁新城、金鸡湖景区、太湖生态岛等区域开展自动驾驶城市出行服务、无人清扫、无人售卖等试点应用。
据介绍,项目将在相城区苏州高铁新城全域以及第29届智能交通世界大会会场周边场馆、酒店、景点、枢纽道路完成路侧设备部署,实现自动驾驶出租出行、公交出行、自动代客泊车、无人配送、无人售卖等商业化运营。
具体如下:
(一)在苏州市高铁新城及太湖生态岛,投入430辆自动驾驶乘用车,累计提供出行服务不少于60万人次,运行里程不少于181万公里,运行时长不少于5万小时。
(二)在苏州市高铁新城及太湖生态岛等区域,投入47辆自动驾驶巴士,累计运行里程不少于17万公里,服务不少于3万人次。
(三)在苏州市高铁新城道路及金鸡湖景区,投入25辆无人清扫车,累计完成城市道路清扫里程不少于1万公里,景区清扫面积不少于5000万平方米。
(四)在苏州市太湖生态岛及金鸡湖景区,投入49辆无人售卖车,累计服务不少于7万人次。
(五)形成试点工作总结报告,围绕自动驾驶城市出行服务、无人清扫、无人售卖等场景,编制技术指南或标准规范不少于12项。
新城“天团”出动,占比80%。凭借着雄厚的产业发展基础、保障有力的基础设施、持续加大的研发投入,苏州成功入围试点。而这其中作为苏州智能驾驶的核心发展区之一的苏州高铁新城,同样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
先导(苏州)数字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魔门塔(苏州)科技有限公司、中智行(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轻棹科技有限公司、清智汽车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苏州挚途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领行智联科技有限公司7家新城企业参与项目,试点项目中的参与单位近50%来自苏州高铁新城。
同时,在本次投入的约650辆智能驾驶车辆中,苏州高铁新城企业车辆占80%,将为试点项目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支撑。
近些年,苏州高铁新城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场景落地,从“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灵活的网”三端发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
产业链——集聚度高。今年以来,曹操出行全国总部、吉咖智能总部、极氪江苏销售总部等产业项目陆续开业,为苏州高铁新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持续赋能。
当前,苏州高铁新城已聚集中国电信“双总部”、吉利汽车智能驾驶全球研发中心、曹操出行全国总部、Momenta、智加科技、挚途科技等智能网联汽车企业超百家,覆盖软件算法、仿真测试、基础设施、出行服务、通信网络等30余个细分领域,聚集产业人才超4000人。
场景链——覆盖面广。外形酷炫、科技感十足的Robobus顺利解决了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聪明的Robotaxi已开展常态化运营,可轻松应对各种复杂路况。无人清扫车准点打卡上班,垃圾清扫、洒水刷地一气呵成。
目前苏州高铁新城拥有全国最多、覆盖车型最完整的自动驾驶场景,已投用Robobus、Robotaxi、无人清扫车、无人售卖车等各类示范运营车辆超500辆,丰富的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早已在苏州高铁新城先试先行,完全融入了居民的生活日常中。
生态链——吸引力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驾驶产业联盟、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等产学研平台,全球智能驾驶峰会、一汽解放生态合作伙伴大会等产业活动为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提供交流机会。1.6万平方米的智驾运维港为辖区企业提供一站式运维服务,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智驾Park为企业提供生产基地,成功打造了从企业“朋友圈”到整车厂“生态圈”的多样化产业氛围。
今年8月,新城企业中智行与天翼交通联合发布了“轻车·熟路”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打造“最懂车的路”和“最懂路的车”。目前已实现在苏州高铁新城核心区域公开道路上长时间L4级别自动驾驶,成功打造了智能网联的“苏州模式”。(图文/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