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9月15日,2022年引凤工程创新营(太仓站)启动仪式在太仓举办,启动仪式上,太仓德国留学生创业园揭牌,涵盖引凤工程创新创业基地、太仓市德国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太仓市中德青年创业实训基地等。30多位海外博士及高层次人才带着26个创新创业项目赴太仓开展路演对接,并考察各类创业园区和头部企业,聆听海创人才分享创业经验,与导师围炉夜话提升创业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梧桐树”。江苏省政协常委、致公党省委主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王学锋,中共苏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飏,致公党江西省总支部主委陈晓勇,德国汉堡驻华联络处首席代表潘桦,中共太仓市委书记汪香元,市委副书记徐志强等出席了启动仪式。
由中国致公党江苏省委主办的引凤工程,于2009年启动,以促进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兼顾联谊服务为宗旨,以海外博士及高层次人才为对象,组织赴江苏各地考察创业环境,并与用人单位开展对接交流的公益活动,是帮助海外博士(后)、学者等高层次人才回国就业和创业的公益平台,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提供资金支持。2022引凤工程创新营于9月14日至17日在江苏举办,将先后赴太仓、常州开展路演,在体验江苏历史文化、感受江苏创业环境过程中激发高端人才创新活力,为留学归国人才共同打造实现抱负的“筑梦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而此次太仓站的专场活动,是对德合作专场。据中国德国商会和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20/2021在华德国企业商业信心调查》显示,在华德企对于中国市场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有72%的受访德企表示将加大在华投资。德企加大对华投资,最看重三个方面的发展机遇:中国快速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参与中国创新、数字科技。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趋势。今年1-5月,太仓市新增德资注册外资2.89亿美元,同比增长258.8%,其中新项目20个,注册外资2.27亿美元,同比增长424.6%。新项目数创历年同期新高,投资领域逐步向生活服务、科技创新、医疗健康等领域拓展。
据了解,太仓已集聚了450家德企、50多家世界“隐形冠军”企业,德资项目总投资额超50亿美元,工业产值超600亿元。太仓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此外还有数量众多的由留德归国人才回来创办的企业,有人将他们戏称为“留德华”。
凤凰争栖之地,为什么是太仓?
太仓沿江临沪,地处长三角核心区域,自古崇文尚教、人杰地灵,素有“锦绣江南金太仓”的美誉,走出了吴健雄、朱棣文等著名科学家及12位“两院”院士,拥有2.4万名高层次人才,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百强县第六位,连续六年位居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从宏观上说,太仓既有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等多重机遇优势,也迎来了中央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红利期。从区位上说,与上海26分钟高铁通勤,驱车30分钟可达虹桥枢纽。从自身禀赋上来说,坐拥长江外贸第一大港、世界第25位集装箱港——太仓港,通江达海、联通全球。
多重战略机遇和自身禀赋的叠加,被太仓人牢牢把握住了,他们扬起建设的风帆,在恢宏的新时代背景下全速前进,全力打造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沃土,化身海内外人才的事业首选地。如今,太仓已形成雄厚产业根基,拥有各类工业企业一万二千多家,世界500强企业超过30家。集中力量打造的“3+3”产业创新集群,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优势,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个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当下,太仓城市正在加速蝶变,亦城亦田园魅力彰显,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幸福之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超40%,连续6年位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市榜首,获评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是江苏首个获得全国综治领域最高奖项“长安杯”的县级市。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汪香元在致辞中表示,太仓是一座沿江临沪、通江达海的开放之城、创新之城,拥有着尊才爱才、求新求变的城市基因。在太仓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之中,“人才”这个关键因素是不得不提的。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太仓深刻明白这个道理,也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非凡气魄和恢宏气象,恰如市委书记汪香元所形容的那般,“求贤若渴”。
非凡气魄,是太仓为人才们拿出了最大的诚意,顶级的支持政策。从江苏省一级,到苏州市一级,再到太仓县一级,“层层加码”。太仓层面,团队类最高1亿元综合扶持;创业类项目综合资助最高2000万元、创新类最高100万元。苏州层面,顶尖团队一事一议;重大创新团队最高5000万元项目资助、创业类项目最高500万元、创新类项目最高200万元。省级层面,双创团队最高800万元项目资助,双创人才最高500万元项目资助。此外,还有人才科技培育基金、领军人才直投基金、“人才贷”等给力的金融支撑,“首次考察补贴”、“首年生活补贴”、高端人才奖励计划等精准的奖补体系,分层分类的人才乐居工程,一级开放丰厚的引才奖励等。
恢宏气象,是太仓引凤来栖的梧桐树如今已卓然成林。梧桐萋萋,有凤来栖。太仓立足苏州市域一体化,加快融入娄江科创文化走廊,50平方公里娄江新城全面起势,西工大、西交利物浦太仓校区建成投用,航空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科创载体让每个科创项目落户有空间、发展有潜力。实体化运作人才服务中心、高品质建设人才公寓和医疗教育“绿色通道”,先后推出“人才新政20条”、高层次人才“优享计划”等大礼包,全面打响“人到太仓就有房”“才聚太仓更幸福”的工作品牌。
“太仓给我们的印象是务实,是专注,是可持续,这都是‘德系’基因企业的价值观。”一位“留德华”、合能环境创始人姜鹏认为。过去几年他们调研了很多中德合作的园区,最终首选太仓,不仅是因为太仓是德国企业来华投资桂冠上那颗最亮的明珠,还是因为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一流的招商服务团队,以及对未来清晰的定位及果断的布局。
今年,引凤工程创新营选择了太仓,可谓是一种“双向奔赴”,既是对太仓浓厚创业氛围的认可,也是对太仓今后发展前景的看好,对于太仓来讲,是一次意义非凡的重要活动。同时,太仓也为致公党江苏省委开展“引凤工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发展环境。目前,“引凤工程”已成为致公党开展留学人员工作的一面旗帜,成为践行侨海报国理念、广泛凝心聚力的重要平台,成为沟通内外、服务侨海的重要桥梁。(文/李根林 图/太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