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7月3日上午,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党支部与兴化市兴东镇西鲍村党总支结成党建联盟,“联姻高校”资源,赋能产业振兴,打通水产养殖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
西鲍村地处西北部,荒滩资源丰富,拥有水面资源4000多亩。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完善交通基础设施配套,打通西部荒滩养殖区与省道351连接线,方便了水产品的运输。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发展水产养殖,创办专业合作社,实行统一技术指导、苗种供应、市场营销,带动全村近60户村民从事淡水鱼、虾、螃蟹养殖,不仅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同时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去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90多万元。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依托“水产健康养殖服务团队”,大力推广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助力渔业转型升级,促进渔业增产增效。通过牵线搭桥,学院最终选择了生态资源优质、渔业发展态势良好的西鲍村,与西鲍村党总支结成党建联盟,同时建立党员博士基层工作站,定期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服务。
在首次活动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党支部书记林阿朋博士一行通过现场培训、实地指导、案例分享等方式,与水产养殖户共同探讨了河蟹“水鳖子”形成的原因和应对机制,引导养殖户从苗种选择源头抓起,注意养殖密度、养殖技术和池塘支撑等保障,让参加讲座的养殖户深受启发。水产养殖党支部专家还来到养殖户老林的塘口查看养殖情况,检测水质,查看池塘底质以及水草分布和生产情况,现场提出了综合性评估和解决方案。
“我们西鲍村村级集体经济主要来源于水产养殖,如何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是村党总支重点工作之一。江苏农牧科技学院与我村结成党建联盟,提供了较强的技术支撑,我们一定要用好这个平台,常态化开展活动,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做给养殖户看,带着养殖户干,着力破解传统水产养殖效益不高、品种单一、收益不稳定等难题,打造西鲍特有的生态水产养殖品牌。”西鲍村党总支书记范月平说。(杨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