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吴中区太湖畔的洞庭山。因其条索纤细、银绿隐翠、卷曲呈螺形而得名。具有香气清香高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幼嫩多芽等特征。每年清明节前夕,当地的茶农都会开始张罗摘茶、制茶。
碧螺春产自太湖洞庭山,作为被万顷烟波簇拥的洞庭山中云遮雾绕,水汽充沛,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并且,碧螺春茶树的栽种方式与别处也不相同,独树一帜的采用了果树、茶树交织的种植方式,枝丫相连根茎相通,使碧螺春茶的茶香中巧妙的蕴含了花香、果香,与茶香交织融合,形成了碧螺春所独有的风雅茶韵。尤其是在清明之前采摘的嫩芽所制成的明前碧螺春茶更是精品中的精品,成茶条索细紧实重,白毫显布,茶汤色泽翠绿明澈,鲜艳光泽,茶香鲜浓馥郁,清幽茶香中透着甜蜜的花香,令人沉迷其中。茶味更是鲜爽甘润,醇和回甘,余味悠长,饮之忘俗。就连茶底也是芽大叶小,鲜嫩均匀。业内所谓的“一嫩三鲜”莫过于此。
碧螺春不仅滋味上乘,其功效也是非常多的。除了可以提神醒脑、消解疲劳之外,常饮碧螺春还可以预防高血压与冠心病,对于口腔发炎、咽喉肿痛也有一定的抑制、消炎的功效。如果是皮肤外有溃疡、生疮的创处,用浓茶水清洗也可以起到抑菌的作用。而且,如果坚持用剩余的残茶漱口的话,还可以预防龋齿哦。
碧螺春是我国传统名茶,是绿茶的种类之一。生活中饮用碧螺春的人群也是比较多的,而且它同样具有绿茶的其它功效。那么,现在我们就具体的了解下喝碧螺春的功效与作用。
碧螺春在唐代被列为贡品,古人又叫它为功夫茶、新血茶。炒成后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的名茶。
碧螺春茶产于我国的洞庭湖那一带,因此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将其直接称为洞庭碧螺春。它是属于绿茶茶品。对于碧螺春来说,其在制作方面采用的是绿茶的制作工艺,因此在归类上,碧螺春是属于绿茶的。
碧螺春怎么泡:
泡茶肯定离不开的是茶具了,没有茶具就不能泡茶了。在泡茶之前可以先将茶具进行一番清洗,做到温杯之效。在选用的水方面,山上的泉水最好,其次就是井水等,天然的泉水可以让茶汤的味道更加的好。冲泡时将茶叶取出适量放置入茶杯中,冲入开水。茶叶慢慢的舒展开来,茶香渐渐变得浓郁。
冲泡好后,就可以进行茶的品饮了。第一次品饮时无需将茶汤全部倒出,可以留三分之一左右,品饮好后再加水进行第二次冲泡,这样可以保持每次茶的味道都不至于太浓或者太淡影响品饮。
依照最实用的以壶或盖碗为冲泡器具并逐次将茶汤分离入盅盏或公道杯中的非含叶泡茶法,若将其每一道冲泡的时间长度连接起来,会呈一个倒抛物线的趋势,即第一道时间较长,第二道时间最短,第三道时间在第一道上下不等,从第四道开始则明显地越来越长。这个规律基本适用于所有茶类,其原理本身也很好理解,在不考虑温润泡(很多人将其称为“洗茶”)的情况下,第一道时干茶尚需和沸水充分接触,第二道最短因为其可溶物已蓄势待发,从第三道开始则需要越来越长的浸泡时间来释放茶叶内含物。
在既定茶量和水温的情况下,每一道冲泡的具体时间主要和茶叶本身品质相关,但也会涉及其他因素,比如上一道茶汤分离后湿茶在壶碗内的等待时间,若该时间越长则接下来一道的冲泡时间应略有缩短;还比如泡茶环境的温度,应根据气温高低相应增减浸泡时间。本书在卷上各章中提供的泡茶数据均是以冲泡五道的茶量为基准,在这个基准下实际能冲泡多少道完全取决于具体冲泡茶叶的品质如何,一般而言,绿茶可能冲泡不足五道,而更高发酵的茶叶则可能多于五道。尤其需要强调,本书的冲泡数据特别是每一道的浸泡时间,只是为了给初涉泡茶者在没有概念的情况下提供一个定位,万不可作为标准化的参照,须知同样称为碧螺春的茶叶,它们的个体情况也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