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季节,走进梁艳梅的零陵古村生态扶贫水果合作社,数百米长的猕猴桃观光长廊格外耀眼夺目,瓜蓬树下,微风习习、凉爽宜人。密密麻麻、果实累累的红心猕猴桃既是一道观光风景,更见证汗水与收获。走出猕猴桃水果观光带,放眼四周看到成片成片清香诱人的葡萄园、蓝梅园、无花果园,黄桃、脆蜜桃园,桑果园,还有千姿百态的太空南瓜、弧瓜园,仿佛给人们带进了一个绿色瓜果大世界。
梁艳梅的扶贫水果合作社地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接履桥街道境内,面积2700余亩。今年7月6日, 该合作社870余亩香水葡萄丰收开园采摘,该街道工党委书记为葡萄丰收首次进行了网络直播,并举办了免费吃葡萄比赛,通过手机网络现场直播,有桂林、长沙、衡阳,永州冷水滩、东安、祁阳、双牌等地2000余名游客商客,来此旅游、休闲、观赏、釆摘、调批水果,当天入园采摘、购买葡萄5200公斤,收入达10万余元。今年6月13日,该水果合作社800多亩桃子开园采摘,以同样方式,进行了网络直播,举办了免费吃桃子比赛促销活动,吸引四面八方游客前来尝鲜,当天销售鲜桃5000公斤,收入9万多元。
“种水果就像管孩子一样,要真心、诚心和耐心。”
说起梁艳梅的生态扶贫水果合作社,始建于2009年, 她开始只承包了区区50余亩抛荒田种水果,小打小闹的,可历经10余年摸爬滚打和艰苦创业,硬是种出了成果、种出了奇迹,种出了震撼,让周边的人心动、感动、敬佩、点赞。
提起水果种植能手梁艳梅,她80后出生,来自千里之外的古都河南南阳,1998年因家里贫困缀学,独自闯荡广东,在广东打工时相遇相识今天的丈夫,婚后二人在东莞从事钢材生意,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钢材市场不景气,夫妻俩决定回到家乡零陵创业。
“其实,在外打工每时每刻感觉自己很辛苦,不但工作压力大, 而且生活条件差,特别生了小孩后,更想要有一个安稳的家庭。”2009年元月,梁艳梅和丈夫从广东东莞回到家乡富家桥后,发现水果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好,于是与丈夫商量准备选地种葡萄。说干就干,同年2月,她和丈夫在零陵区五、六个乡镇街道实地调查,最终选定接履桥街道接履桥社区,这里交通便捷,离城区只有几公里,加上土壤、水利、气候条件良好,夫妻俩一拍即合就在接履桥社区租包了50亩抛荒深泥田开始种葡萄。
梁艳梅由于跨行业经营不懂技术,又加上没经验,凭着一腔热血的她在引进第一批引种夏黑葡萄苗尝试种植时就遇到了挫折,葡萄苗种下去由于深泥排水不畅死了90%,借来的10万元钱打了水漂。期间亲朋好友等不少人劝她放弃种植,更有人讽剌她说,城里工作不好好干回来当农民,不知错乱了哪根神经。还有人挖苦她说,狗能捉老鼠还要猫,一个女人能种成葡萄,这不是自找苦吃才怪。老公当时的思想也有波动,认为种植业这行是烫手刺手的门路不好走,但性格直爽、从不服输的梁艳梅却愈发坚定了自己的梦想和决心。她反复思,没几天时间,她又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5万元去外地再购回种苗补上。并信心百倍对丈夫说“万事不怕开头难,种的葡萄苗死了,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和技术,一旦掌握了技术,难关会一定攻破的。种水果就像管孩子一样, 需要真心、诚心和耐心。”
梁艳梅为了精通水果种植、管理、储藏、加工等技术,先后与丈夫辗转广西、山东、河南、浙江、福建等5省12个水果种植基地实地参观取经、学习“充电”。2011年至2013年,她从山东一研究所引进的香水葡萄、蓝宝石葡萄,从河南引进的红心猕猴桃、红心无花果,从福建引进的脆蜜桃、黄桃、蓝梅等很快种植成功。2014年她种的葡萄收入达到18万多元,当年还清了15万元债务。
“一家富不算富, 大家富才是我的奋斗目标”。
梁艳梅2014年再次向周边村扩大水果种植面积,并正式成立了零陵古村生态扶贫水果合作社,多方做工作动员了7名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看到一年一年合作社从小到大,参与合作社的人不断增多,她心里感欣慰,对极少数贫困户一时思想未转个弯的她晚上上门推心置复做工作、讲好处。其中该街道65岁的瘴残老人张姨,一人在家,种地不方便,又舍不家里1.8亩地,梁艳梅主动上门反复做工作, 动员她终于加入合作社。考虑她瘴残身份特别,梁艳梅每年春节都去看望她, 给她送去600元至1000元不等的红包。到2017年她的水果合作社有35名贫困户参与,到2018年底她的水果合作社入社人数达61人,其中贫困户占85%。
“开始那几年,确实很辛苦,我经常吃完饭,筷子一放就直奔水果园,每天在果园里劳作不少于10小时。特别水果即将成熟时, 我和我丈夫每天夜晚不但天天巡逻防小偷,还在园中搭建了一个高约20米的瞭望台,天天晚上住在上面。”梁艳梅饱含热泪、深受体会说。
“梁老板似乎忘记了她自己是女人身份,从水果种到管,到水果上市推销,到每种水果深加工,样样像个大男人,一年365天几乎基本上没休息,只要男人能做的,她都能做到。”“梁老板这个人心底善良,时刻为贫困户着想,从不亏我们贫困户。记得那是2015年4月,我来水果合作社做事一个月了,当时合作社还比较穷,加上合作社又要各方面投入,没钱给员工发工资,她硬是从银行贷款1万元为我们发清工资。”在水果合作社帮工8年多、已脱贫的贫困户胡艳萍和杨立艳大妈感激涕零地说。
从过去的白手起家,到如今与丈夫一起创立2700多亩生态果园,目前,已种植早熟、中熟、迟熟10余个品种葡萄,3个品种无花果,4个品种优质桃,2个品种猕猴桃,2个品种蓝梅,每年帮助周边100余人在“家门口”就业。
“一家富不算富, 大家富才是我真正的奋斗目标”。这是梁艳梅经常说的-句话。从去年11月起,梁艳梅的生态扶贫水果合作社又有新招,她通过多方协调,釆取免费送技术、送种苗、送订单,合作社+贫困村+农户的方式,已在该区邮亭圩、富家桥、菱角塘、梳子铺、接履桥等5个乡镇、街道6个村扩种黄桃、葡萄等水果园6个,其中省级贫困村2个,面积达5800余亩,320余贫困户和农户入社参与种植。
一滴汗水,一份收获。目前,梁艳梅种植的香水葡萄、脆蜜桃、黄桃、猕猴桃、无花果等通过包装和深加工,50%的产品远销深圳、广州、南宁、长沙等10余个省市。去年, 她的扶贫水果合作社收入达到589万元,60余户入社贫困户在社脱贫并迈步走上小康之路。(周艳玉 陈斌 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