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大养老”守护“夕阳红”:江苏国寿助推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

2021-11-01 11:19:50|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江苏国寿深入集团的综合化经营格局,建立集团驻苏4家单位高层定期联络沟通机制,以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互动专员3支队伍建设,推动形成深度协同作战模式。

  中国网·美丽江苏讯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日前举行的金融街论坛年会分论坛上表示,随着社会养老金融产品的需求进一步释放,规范发展第三支柱产业的基础与条件均已成熟。江苏国寿遵循集团提出的“大资管、大健康、大养老”发展战略,发力大养老,从老年客户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完善养老保险的产品供给,强化产品的养老属性,提升产品的吸引力,为中国人寿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的道路添砖加瓦。

  老年人是所有年龄群体中受到意外伤害风险概率较高的群体,且由于老年人的收入来源较为单一,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应较弱,在受到意外风险时,给家庭带来的负担较大。基于此,江苏国寿聚焦老年人意外伤害问题,与江苏省卫健委、江苏省老龄办合作,在全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推广实施以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安康关爱行动”。据悉,该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缴费低、保费高,且赔付流程便捷,具有鲜明的养老属性,切实为老年群体提供了保障。截至2020年,江苏国寿已承保老年人1479万人,参保覆盖率达到80.63%,累计赔付62.3万人次,支付保险赔款15.56亿元。“安康关老行动”的广泛覆盖,也进一步促进全社会形成尊老助老爱老的氛围,保障老年群体的晚年生活更有尊严。

  同时为适应养老保险的多层次问题,江苏国寿细分客群,满足差异化的产品需求。在失能群体的年龄构成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较高,失能群体中绝大部分都是失能老人。失能人员特别是失能老人的家庭所要面临的是精力与经济的双重负担。作为首批参与全省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承办工作的商业保险公司,江苏国寿积极参与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

  在服务张家港项目过程中,江苏国寿着力做好择优组建经办队伍、组织专业教育培训机制、建章立制强化管理、多渠道强势宣传、加强合作机构引进、理顺全流程运营服务、强化可追溯监管等7项核心经办工作,着力服务“老有所养、病有所护”目标,全力打造护理行业品牌。截至2020年底,江苏人寿在全省7个地市开展17个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人数近550万人,累计惠及失能人员 12万余名,切实缓解了失能人员家庭的经济负担,缓解了失能人员的日常护理问题,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发力“大养老”守护“夕阳红”:江苏国寿助推第三支柱养老体系建设

江苏国寿大楼外景图(图/中国人寿保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工作计划中,“服务功能”作为关键词被首次强调,提升服务品质是目前发力养老金融的竞争关键。且在进入长寿时代的当下,要解决客户的养老问题不再是单一的保单可以解决,需要构建从医到养的完整方案。江苏国寿将产品与服务相结合,探索并强化自身的服务功能,并整合集团在养老产品创设、投资运营、医养产业服务上的优势资源,深耕医养相关产业链,积极推进医“养”融合。

  在资产端,江苏国寿围绕“大资管、大健康、大养老”概念,江苏国寿高度重视养老资产布局,提出“一馆三地、四季长青”战略布局,集团下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积极打造“国寿嘉园”健康养老品牌,构建有中国人寿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在支付端,江苏国寿聚焦集团内分散的康养产业链,利用自身支付方优势,打通个人养老金账户与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护理服务保障产品对接机制,实现对上下游康养资源的整合,进一步为个人提供更加便捷的个人养老金账户的运用范围,为客户提供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服务。

  江苏国寿深入集团的综合化经营格局,建立集团驻苏4家单位高层定期联络沟通机制,以管理人员、销售人员、互动专员3支队伍建设,推动形成深度协同作战模式。截至6月20日,江苏国寿实现养老保障业务创费460万元。与此同时,江苏国寿在发力健康医疗与养老服务,以保险保障全省老年群体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推进“意外有保险、健康有管家、文化有平台、敬老有关爱”的综合为老服务举措,在综合服务的过程中培育长期养老投资的理念,从根本上提升公众对个人商业养老的认同度。据悉,江苏国寿已连续8年承办江苏省老年春晚活动。(江苏 周洁)

【责任编辑:DH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