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新党建工作,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治理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面临的新课题。6月22日,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举行“党建引领赋能 共促吴江发展”中国铁工投资党建现场会。
中国铁工投资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的全资子公司,是生态环境和绿色城乡领域的全产业链系统服务商,拥有投、建、营全链条一体化的核心竞争优势,近年来为吴江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高品质的服务和有效助力。承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更新、盛泽高铁枢纽片区建设等项目以来,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发挥党组织在项目一线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在技术创新和安全生产一线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项目党支部,组建“创新工作室”,开展“党员身边无事故无瑕疵”等活动,以“生态效能”党建品牌建设为载体,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引擎”,在吴江盛泽这片江南水乡交出了一张特色答卷。
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斌,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陈宇,中国铁工投资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学军,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朱晓勇等出席活动。
发挥“聚”能环,用共建赋能发展
党建,做细了就是凝聚力,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中国铁工投资为创新充实“生态效能”党建品牌,提出构建生态文明型党组织的具体举措,强调要坚持“组织关系和谐共生”原则,对外要与合作伙伴共建,构建内部领先、行业一流的专业竞争力。扎根吴江以来,中国铁工投资主动融入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与盛泽镇人民政府、盛泽镇总商会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展“学习新思想 践行二十大”共建联学活动,与盛泽镇纪委、团委多次组织“党建+志愿服务”活动。
此次党建现场会的举办,恰逢其时,既是中国铁工投资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相融合,检验“生态效能”党建品牌建设成效的生动实践;也是助力纺织产业发展,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深化举措。
当日现场会上,东方纺织城二期主力商户入驻集体签约、“生态效能”党建品牌成果展示,党员先锋队、工人先锋号、青年突击队授旗等一项项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党建优秀成果和活动先后展示和进行。
中国铁工投资建设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年福兵表示,中国铁工投资将充分发挥“投建营”全链条一体化优势,为吴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科学的支持方案,贡献更多铁工投资力量。中国铁工投资希望能与地方政府、各界同仁共筑党建之基,不断提升党建质量效能和价值转化能力;共架合作之桥,以吴江项目为契机,更好、更快、更深入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共铺发展之路,资源互补、携手奋进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吴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斌表示,吴江拥有优良的产业基础、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优越的区位优势,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有基础、有能力“走在前、做示范”。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党建为媒,共建赋能,与中国铁工投资在合作上深入对接、共同商讨、找准方向、携手共进,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吴江新实践。同时,也将坚持以新时代党的建设为引领,融通各种资源、激发各方力量,全力打造更多基层党建与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的示范场景。
坚持“高”质量,以党建引领建设
盛泽,自古便是“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作为全国重要纺织面料生产基地之一,盛泽已将这个传统行业做到“极致”,不仅打造了“从一滴油到一匹布”“从一根丝到一个品牌”的完整纺织产业链,且形成了千亿级产业、千亿级市场、千亿级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并不断从“织造基地”向“时尚高地”攀升。作为盛泽纺织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东方纺织城二期项目的建成和商家顺利入驻意义重大。
随着20名主力商户依次上台,吴江区东方纺织城二期商户入驻签约仪式正式开始。在东方纺织城二期建设过程中,为实现与商户的“双向奔赴”,中国铁工投资旗下中铁铁工城建公司不断优化服务体系,积极与商户沟通,以商户需求开展各项工作,从细节处入手,全方位满足商户的期望,打造一个让商户安心、舒心、放心经营的良好环境。
为满足工期要求,项目管理团队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依托创新工作室,青年突击队、党员先锋队攻克嵌入式预制UHPC边模的免模叠合板,实现了预制混凝土叠合板间的高效连接,达到了“窄拼缝高效安装、宽拼缝良好受力”的显著效果。
中铁·堂阅是中国铁工投资旗下苏州吴江铁工投资在市场的核心区域投资建设的一个独具盛泽韵味的“堂”文化项目,项目以“未入园而先见景,再而引人入胜”的造园手法,延续并升级了居民的城市记忆和烟火气息,更为市场提供便捷的商业配套设施、为商户提供舒适的生活服务。
“央地合作是当前一种行之有效的开发模式。城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需要,通过市场化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自主发展与协同发展相结合、短期合作与长期协作相结合,推动城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中国房地产报社执行总经理、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院长张学冬在致辞中指出。中铁·堂阅及东方纺织城二期项目的开发模式正是中国铁工投资基于央地合作模式的积极探索,通过发挥双方优势,有效串联起了产、城、人之间的关系,并形成聚合效应。”中国房地产报社执行总经理、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院长张学冬认为。(文/陈琴 图/汪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