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南京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浦口举行,民航单位、关联企业、高校专家学者,以及省市各相关部门齐聚一堂,围绕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和前景、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和应用场景拓展等领域分享真知灼见,碰撞思想火花、共启合作新篇。
低空经济是以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作为发展新赛道、增长新引擎,低空经济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效果明显,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的重点领域。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5000亿,预计2025年到1.5万亿,2035年到6万亿,市场前景广阔。浦口区前瞻布局,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集聚相关企业50余家,在研发、制造、配套、服务、人才等方面已产生了一定优势,逐步形成上下游紧密成链的产业生态,实现长江巡检、长江物流、血液运输、城市综合治理等场景应用。
牵手本地高校,互为发展赋能
“与高水平高校院所的深度合作是浦口低空经济与其他区域竞逐低空赛道的优势。”浦口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20年获批全省唯一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到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运行管理中心落户,再到建立“一中心、两平台、多场区”的无人机运行与管控体系,试验区以浦口区为核心、以浦口高新区为依托,辐射南京长江段全域,联动南京及周边区域。作为试验区核心区的重要支撑,浦口高新区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发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航空航天民航领域的引领作用和优质资源,结合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院校在无人驾驶航空器和低空管理系统的科研力量,全力推进无人机相关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目前,浦口高新区已与本地多所重点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产业打造,高校资源在人才、空域申请、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为试验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会上,面向无人机移动平台应用的QKD 系统、面向6G的无蜂窝大规模MIMO技术”、面向低空智联网的5G-A 通感一体技术、基于区块链的低空安全管控技术等一批来自南京大学祝世宁院士团队、紫金山实验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创新技术成果进行了发布。
丰富场景运用,开辟发展空间
南京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的核心区浦口区,坐拥国家级江北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叠加”的优势,背靠老山国家森林公园,面向长江滨江岸线,具有南京都市近郊优秀的生态绿色资源,涵盖城市农村、森林和江河等各类不同场景,具有发展低空经济新业态所需的良好环境。
目前,试验区建设的低空智联网已实现长江巡检、长江物流、血液运输、城市综合治理等场景应用。2023年以来,浦口开展社会治理和低空物流应用场景打磨,使用无人机对长江98公里展开常态化巡航;开展在航船员民生保供、船舶污染物接收等常态化应用服务,运营以来累计飞行超过2000架次,为近1000艘船舶提供了配送服务。
会上,《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4-2026)》《南京市关于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进一步支持、鼓励、规范低空经济发展。涵盖江面巡查、物资配送、药品运输等40条场景应用航线也在会上通过视频进行了发布,进一步拓展了南京低空经济场景运用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汇聚多方智慧,共商产业发展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2024年国家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重点任务之一。低空经济是传统通航产业发展的升级版,是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新经济形态,也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作为全球竞逐的新兴产业,未来发展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重大问题科学决策水平,南京积极争取全国知名专家的支持,组建成立了以沈向洋、陈志杰院士为顾问的南京市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此次大会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姜斌、副校长吴启晖,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何勇,中国电科首席专家(电科莱斯副总工)丁一波,欧洲科学院院士杨金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李世鹏,上海无人机产业协会会长朱州龙颁发南京市低空经济专家委员会聘书。
来自企业、高校以及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盟的专家学者围绕航空工业领域低空经济装备制造、城市低空智慧服务系统运行构想、低空经济重点应用场景打造探索、低空飞行与空管保障先进技术进行了专业分享,内容以产业为基础、以技术为支撑、以政策为牵引,为全市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体系献智献力。
会上,“中国联通低空经济融合创新中心”在浦口挂牌成立。该中心聚焦低空技术创新、网络创新、产品创新、应用创新和服务创新,横向拉通全国低空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纵向夯实低空端、网、智、用产品体系能力。同时,浦口区与中国联通江苏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由浦口高新区、省质检院、南航大无人机研究院筹建的江苏省无人驾驶航空器质量检测中心签约。浦口区顺利签约航空航天高端制造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无人机操控系统研发项目、浪潮中国人工智能行业研发中心项目、卫星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公共服务平台、物流运输华东运营中心等10个产业项目,达成与江苏集萃精密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展星航空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等多家知名企业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