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架起交流合作桥梁 让“雪域高原”农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2023-11-01 21:15:46|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11月1日,2023年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南通站)暨贵德县农牧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南通举行。诚邀南通企业与贵德深耕协作,携手产业发展。

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架起交流合作桥梁 让“雪域高原”农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架起交流合作桥梁 让“雪域高原”农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11月1日,2023年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南通站)暨贵德县农牧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南通举行。诚邀南通企业与贵德深耕协作,携手产业发展。

  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副领队胡宏介绍说,青海是江苏唯一承担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双重任务的省份。今年以来,江苏投入12亿元支援协作资金,实施368个项目,助力青海产业“四地”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发展。截止10月底,今年引进18个企业、项目,实际到位投资45亿元,是去年到位投资的3倍;通过认定青海省级示范销售平台、举办“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商品展、设立农特产品展销店等形式,采购、帮助销售青海农畜产品达3.5亿元,是2022年的3.2倍。

  贵德位于青海省东部,是江河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经县域76.8公里,造就了黄河谷地林木葱郁、阡陌纵横的独特风光,境内丹山碧水蜿蜒相依、多元人文交融共存、田园风光层林尽染,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美誉,是休闲养生的世外桃园。

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架起交流合作桥梁 让“雪域高原”农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贵德深居内陆,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草丰美,牛羊遍野,是体验农耕和游牧文化的理想之地。贵德旅游资源富集,人文景观众多,民族民俗文化突出,独特的人文自然禀赋孕育了贵德生态农牧、文化旅游和清洁能源三大产业优势,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青海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也是全省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和唯一的旅游综合开发示范区。享有“天下黄河贵德清”“高原梨都”“瓜果之乡”和中国夏都——西宁后花园之美誉,是大美青海最不容错过的投资宝地。

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架起交流合作桥梁 让“雪域高原”农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目之所及皆为景、心之所向是归途。贵德不仅山美水美,梨宴、狗浇尿、羊肉手抓、尕面片、酿皮、酸奶等地方特色美食也别具风味。”中共贵德县委副书记、县长萨尔娜介绍说,近年来,贵德聚焦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目标,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农牧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更加丰富、更具品质。相继建成3个千亩以上蔬菜基地、31个百亩以上露地蔬菜种植基地、233个百亩以下小型生产基地,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西葫芦、大白菜、红笋、大葱、蒜苗等,年产7.8万吨。特别是,羊肚菌、黄菇酱等特色产品通过电商销售,可实现销售收入1.18亿元。果品种植面积1.8万亩,有软梨、包谷杏、樱桃等130多个品种,产值6000余万元,果品加工企业2个,果实品质、数字化农业等方面实现创新发展,促进了果树种植行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县拥有天然牧草地442.5万亩,可利用草场面积达398万亩,建成万头牦牛、生猪养殖基地各1个、千只藏羊、牦牛养殖基地10个、千头奶牛养殖基地1个、规模化养殖场156个,培育涉农龙头企业26家,发展农民合作社217家、家庭农牧场796家,以农促牧、以种促养、牧繁农育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初显成效。全县水域总面积6.72万亩,可开发利用的水域面积为1.67万亩,适度发展网箱养殖、陆基养殖,成功打造高原冷水鱼、中华绒蟹养殖基地,冷水鱼供应占全国三分之一,开辟了渔业与生态旅游融合发展的新途径、新业态。全县科技型企业8家,“校企”、“研企”合作10家,创建企业专家、博士服务站2个。先后引进农作物新品种67个,推广新品种14个、新技术12项、建设基地12个,科技示范户1600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冬小麦、蜂蜜等8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秋葵、小番茄、菜籽油、胡麻油等13种绿色食品,青稞、马铃薯等11种有机食品。特别是青海卓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产业无公害食用菌栽培,高原羊肚菌产品及其加工过程是国内菌类行业首家持有“双有机认证”的企业。

青海农特产品江苏行架起交流合作桥梁 让“雪域高原”农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中共贵德县委书记白永栋表示,近年来,南通市与贵德县加强交流交往,为贵德实施乡村振兴、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倾注了真情、给足了能量,两地之间架起了交流合作的桥梁。希望此次推介会让两地友谊的彩带更加美好、合作的桥梁更加坚固,让“雪域高原”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通过“江海明珠”的各大展柜,走进南通千家万户,让南通的朋友们享受更加丰富的“高原小江南”绿色有机美食,让乡村振兴的脉动更加有力,让贵德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图文/陆建国)

【责任编辑:DH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