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沙沟李维月:坚持党建引领 实现强村民富

2023-10-12 09:09:53| 来源:中国网•东海资讯| 分享到: | 字体:
链接已复制
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党总支书记李维月扎根基层,坚持为民党建的理念,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创新种养模式带领村民致富

  兴化市沙沟镇官河村党总支书记李维月扎根基层,坚持为民党建的理念,不断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创新种养模式带领村民致富,规范资源管理壮大集体经济,打造特色乡村,营造优美环境,趟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子。

兴化沙沟李维月:坚持党建引领 实现强村民富

  三年前,李德平是一名收入一般的鱼塘承包户,如今致富奔小康,离不开从养鱼到荷藕套养小龙虾的改变。盛夏时节,正是龙虾大量上市的高峰,李德平每天都从塘口拿龙虾往城区售卖,虽然忙碌,但丰厚的回报让他非常满足。李德平介绍说,能过上如今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村支书李维月的技术帮扶。“在李维月支书藕田套养小龙虾的带领下,我也尝试了荷藕套养小龙虾,在他的精心指导下,有什么困难就过来帮忙看一下,解决了很多问题,这几年下来,感觉确实可以,藕也卖到钱,龙虾也每年丰收,基本上零风险,经济效益拿养鱼比提高了五六千一亩,现在感觉满满的幸福感,腰包鼓起来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兴化沙沟李维月:坚持党建引领 实现强村民富

  多年前,为了富民增收,李维月依托村里丰富的水面资源,摸索总结出“虾藕共生,田沟共作”的复合型虾藕种养模式,即“七藕三虾,相生相融”,小龙虾以支藕和浮游小生物为食,排泄物又为荷藕提供有机养分,形成虾藕互补的天然循环,实现荷藕亩产3000斤,小龙虾亩产近200斤,亩均纯收入达6500元,官河村成了远近闻名的“中国荷藕套养小龙虾第一村”。“种出的荷藕肉白且大,养出的龙虾头青腮白,爪小尾大,肚量毛青,壳软肉实,全季供应,市场韧性足,趟出了一条村民致富的好路子。”李维月说道。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资源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李维月还把关注点放在了外出务工村民的闲置土地上,不仅对土地资源实行“小改大,粗变精”,还对零散鱼塘河沟进行整合,其中,去年整合后的162亩大鱼塘公开发包,亩均价格提高70%,每年增加集体收入近10万元,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15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万元。

  李维月说:“目前全村有鱼塘藕田140多个近8000亩水面资源,从事水产养殖的村民达230多人,亩均效益超过5000元,带动村民增收4000多万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

  村强民富是第一步,如何提高村民幸福指数?近年来,官河村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全面实施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新建亲水走廊,慢行步道,铺设青砖巷,打造最美河岸线,地毯式推进五清行动,在村庄空地处建设美丽菜园,村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公共设施配套更加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更加便利,2020年,官河村被评为省特色田园乡村。“近几年人居环境打造比较好,无论是沿河驳岸,美丽菜园,路面黑色化,确实对我们老百姓,在生活上,在环境上感到舒适。”“以前的旱厕都变成公厕,以前家前屋后的废地方都变成了美丽菜园,以前的道路坑坑洼洼,现在都变成黑色路面了,对我们村庄的环境有极大提升,老百姓幸福指数很高。”村民们对变化赞不绝口。

  官河村在李维月的带领下,立足水产特色养殖,深挖水乡渔文化,坚持农文旅三位一体,已经逐步形成了水乡田园、亲水养生、体验旅游等一系列生态旅游特色,走出了一条生态特色明显,本土文化显著的乡村振兴之路。李维月表示:“下一步,我村将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目标定位,积极融入市乡村旅游规划,集中打造微型采藕捕虾田园生活体验基地,新建虾美味农家乐,荷元素主题民宿等,让游客们不仅品尝到美味,享受到乐趣,更感受到乡韵,回忆起乡愁。”(图/宗婧 文/施月星 宗婧 姜洪义)

【责任编辑:DH010】